第268章 聊斋志异(1 / 2)

她的V博,拥有千万粉丝,是真正的文艺界风向标。

这天下午,裴素问的V博突然更新了。

【裴素问V:偶然间读到一篇奇文,名曰《聊斋奇谭》,作者署名“三更半夜”。

起初以为是古代话本,细读之下,却被其瑰丽的想象与深刻的洞见所震撼。

尤其是那篇《画皮》,寥寥数千字,写尽人心鬼蜮,令人不寒而栗。

特此推荐,愿此明珠,不被尘土所掩。

附《聊日志异》】

这条V博一出,瞬间引爆了文艺圈。

裴素问是什么人?她眼光极高,从不轻易推荐作品。

能被她称为“奇文”的,得是何等水准?

无数文艺青年、大学生、甚至是一些学者,都怀着好奇心,点开了那个链接。

然后,他们便一头扎进了一个光怪陆离、又无比真实的世界。

深夜苦读的书生,美艳动人的画皮女鬼,仗义相助的道士……

一个个故事,短小精悍,却余味悠长。

【这文笔!太老辣了!每一个字都透着古韵!】

【我靠,《画皮》那个故事看湿了我的后背!这才是真正的恐怖!】

【作者到底是谁?这文笔,这底蕴,不可能是新人!】

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考古”运动开始了。

有人根据那半文半白的风格,猜测作者是一位隐居的古文研究大家。

更有人脑洞大开,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裴素问自己。

【@裴素问,裴教授!您就别装了!这《聊斋奇谭》肯定是您的马甲!除了您,谁还有这历史功底和细腻笔触?】

这个猜测,得到了无数人的附和。

很快,#裴素问马甲三更半夜#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正在家中备课的裴素问,看着V博上@自己的消息,一脸错愕。

她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对那位神秘作者的敬佩。

于是,她再次登录V博,发布了一篇长文,作为回应。

【标题:愧不敢当,我写不出《聊斋》】

【正文:……有幸拜读“三更半夜”先生目前更新的所有篇章,心中唯有震撼二字。

若要我来评他,当得起十六个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恶入木三分”。

先生笔下,无论是“玲珑白骨”,还是“冶艳皮毛”,皆被赋予了人性与情意,这等功力,我远不能及……】

这篇发自肺腑的读后感,将《聊斋奇谭》的声望,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恶入木三分”!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聊斋奇谭》的点击率呈几何级数飙升,一夜之间,冲上了新书榜第一的位置,将身后那些大神的作品远远甩开。

总编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