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旧摇篮的咿呀声(2 / 2)
陈家媳妇恍然大悟:"对了!我太奶奶说过,当年她总把刚喂完奶的娃直接放进摇篮,奶水滴在木头上,几十年都散不去。"
"这就对了。"大师指着窗外的老榆树,"这棵树离窗户近,风一吹,叶子'沙沙'响,混着摇篮本身的'咯吱'声,听着就像有人在哼调子。
尤其夜里安静,声音传得远,小丫头在墙外听见,就以为是'宝宝'在叫。"
可陈家媳妇还是不解:"那帷帐咋会自己晃?我们夜里明明关了窗的。"
大师伸手掀开帷帐,只见房梁上挂着个旧风铃,是用碎瓷片串的,风吹过就轻轻撞。
"你看,"他指着风铃的影子,"风铃晃动的时候,影子落在帷帐上,看着就像帷帐在动。夜里起风,风铃撞得轻,影子晃得慢,就像有人在摇摇篮。"
正说着,那扒墙的小丫头被她娘抱了进来。一看见摇篮,她就伸着小手要进去,嘴里喊着"宝宝,睡"。
陈家媳妇笑着把她抱进摇篮,轻轻晃了晃,小丫头立刻咯咯笑起来,小手还抓着栏杆,像是找到了老朋友。
"这丫头的奶奶,当年就是用这摇篮哄大的。"小丫头的娘解释道,"她总听奶奶说'老陈家的摇篮摇着稳当',说不定是记在心里了。"
我看着小丫头在摇篮里晃悠的样子,忽然明白,所谓的"咿呀声",不过是老木头记着的岁月。
当年太奶奶哄娃的调子,随着摇篮的晃动刻进了檀木的纹路里,几十年后,风一吹,木头一响,就把那些日子又"唱"了出来。
而小丫头的眼睛,不过是认出了这份藏在木头里的温柔——就像她奶奶当年认得出摇篮的稳当,太奶奶认得出娃熟睡的呼吸。
大师让陈家媳妇找了块细布,把摇篮的缝隙都擦了擦,又在栏杆的转轴处抹了点蜂蜡:"这样木头不卡壳,声音就匀了,听着也顺耳。"
擦完之后再摇摇篮,"咯吱"声果然变得柔和,混着窗外的风声,真像首轻轻的歌谣。
小丫头在里面晃着晃着,居然打了个哈欠,抱着栏杆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做了个甜甜的梦。
陈家媳妇看着,眼圈有点红:"我太奶奶走的时候,总念叨着这摇篮还能再摇几代人。以前觉得是老糊涂话,现在看这丫头的样子,倒像是真的。"
离开陈家坳时,夕阳正落在东厢房的窗台上,摇篮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个温柔的怀抱。
宋悦回头望了望,忽然说:"师兄,你发现没?这些老物件就像个桥,一头连着过去的人,一头连着现在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