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铜镜里的笑脸(2 / 2)
加上光线变化,这些痕迹在孩子眼里,就成了"梳发髻的阿姨"。
宋悦还是不解:"那镜子扣在桌上,小石头咋还能看见呢?"
大师指着条案上的水渍:"这桌子是老松木的,上面有太奶奶当年放镜子的印子,比别处颜色深些。小石头记着镜子的位置,看见这印子,就以为阿姨藏在下面了。"
小石头的娘笑着补充:"这娃听村里老人讲过周家太奶奶的故事,昨天还拉着我学梳'包包头'呢。"
说话间,周大爷从里屋翻出个旧木盒,里面装着把断了齿的桃木梳:"这是我太奶奶的梳子,您看这齿缝里,还卡着点碎头发呢。"
我们看着梳子,又看看铜镜,忽然觉得那锈迹里的影子鲜活起来。
说不定太奶奶当年就是握着这把梳子,对着铜镜慢慢梳,发髻梳得一丝不苟,镜光里映着她年轻的脸,还有窗外流过的时光。
小石头拿起那把断梳,学着大人的样子往头上比划,嘴里还念叨:"阿姨,漂漂。"
周大爷眼圈一红:"我爷爷总说,他娘走后,这镜子就被收起来了,再也没人对着它梳发髻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娃能'看见'她。"
大师找了块细棉布,蘸着点清水,轻轻擦着镜面的锈迹:"不用擦太干净,留点念想挺好。老镜子记着的,不光是影子,还有当年的日子。"
擦过之后,镜面亮了些,那"梳发髻的阿姨"看着更清楚了。小石头乐得拍手,非要让他娘把镜子带回家:"跟阿姨玩。"
他娘笑着哄他:"阿姨住在这里呀,咱们常来看看她好不好?"
离开周家时,阳光正好照在铜镜上,绿锈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淡淡的画。
宋悦回头望了望,忽然说:"师兄,你觉不觉得,太奶奶其实一直没走?她就藏在镜子里,等着有个娃娃能认出她的发髻。"
我想起那把断齿的木梳,忍不住点头:"就像咱们藏在心里的念想,平时看不见,可一看见老物件,就全冒出来了。"
大师走在田埂上,忽然指着路边的野花:"万物都能留影。花谢了,影子落在地上;人走了,影子留在镜里。娃们眼睛亮,能从锈迹里认出这些影子,不是啥怪事,是心眼干净,能看见最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