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旧纺车的嗡嗡声(1 / 1)

宋悦挎着个竹篮,刚从邻村的集市回来,篮子里还装着半块刚买的麦芽糖。她一进院子就喊:"师兄,大师,我又听说个新鲜事儿!"

我正在帮大师晾晒采来的草药,闻言直起身:"这次又是啥?总不会是哪个老物件半夜自己动了吧?"

"还真让你说着了!"宋悦把竹篮往石桌上一放,掰了块麦芽糖塞进嘴里,"是北坡村的老马家,翻出个几十年前的旧纺车,夜里总传出'嗡嗡'的响声,像有人在纺线。最奇的是,马家邻居那个三岁的小丫头丫丫,总说看见纺车旁边坐着个穿蓝布衫的奶奶,手里摇着纺车,线穗子转得飞快。"

大师正在用竹篾编箩筐,闻言抬头笑了笑:"纺车这物件,最是认人的。摇了几十年,木头里都浸着人的力道,夜里有动静也不稀奇。"

"那纺车是马家太奶奶留下的,"宋悦舔了舔嘴角的糖渣,"听说是当年太奶奶陪嫁时带过来的,紫檀木的架子,铜制的纺轮,上面还刻着缠枝莲呢。后来有了机器织布,这纺车就被收进了仓房,上面落的灰都能刮下一层。前阵子马家大扫除,才把它翻出来,擦干净摆在了西厢房。"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跟着宋悦去了北坡村。老马家的院子里种着几棵枣树,西厢房的窗台上,果然摆着一架旧纺车。

紫檀木的架子被岁月磨得发亮,纺轮上的铜锈带着点青绿色,线轴上还缠着几缕没纺完的棉纱,看着确实有些年头了。

马家媳妇抱着丫丫,那小丫头一看见纺车就兴奋地拍手:"奶奶,纺,线线长。"

我走近纺车,伸手转了转纺轮,"嗡嗡"的声音立刻响起来,带着点轻微的震颤,真像有人在轻轻摇。宋悦也学着转了转,声音却没那么顺:"这纺车看着简单,摇起来还挺费劲。"

"可不是嘛,"马家媳妇笑着说,"我太奶奶当年就是靠这纺车,纺线织布,养活了一大家子。听我公公说,太奶奶最疼孩子,纺线时总爱哼着小调,丫丫的奶奶就是听着这小调长大的。"

正说着,一阵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动了线轴上的棉纱,"嗡嗡"声忽然变得清晰,还带着点像小调的颤音。丫丫立刻指着纺车喊:"奶奶,唱!"

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纺车旁边的墙上挂着件蓝布衫,是马家媳妇刚洗好晾晒的。

风一吹,布衫轻轻晃,影子投在纺车上,像有人披着衣服坐在那儿。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纺轮上,铜锈的反光晃悠悠的,竟真像线穗子在转。

"这就明白了。"大师指着纺轮的轴眼,"轴眼里的木头发潮膨胀,夜里温度变化,木头收缩,就带着纺轮轻轻转,发出'嗡嗡'声。加上风一吹,棉纱颤动,声音就像小调。"

他又指了指墙上的蓝布衫:"丫丫的奶奶常跟她说太奶奶穿蓝布衫纺线的事,她记在心里,看见布衫的影子,就以为是太奶奶坐在那儿。"

马家媳妇还是有点疑惑:"可丫丫说看见线穗子转,这纺车明明没放线啊。"

大师弯腰看了看纺车底座,指着上面一道浅浅的刻痕:"这是太奶奶当年纺线时,线穗子转动留下的印子,一圈圈的,像真的线在转。丫丫盯着这印子看,加上心里想,就觉得线穗子真转起来了。"

丫丫还在拍手喊"奶奶",马家媳妇把她抱到纺车旁,让她轻轻转纺轮。小丫头乐得咯咯笑,小手抓着纺轮转个不停,"嗡嗡"声混着她的笑声,像支热闹的歌谣。

"我太奶奶走的时候,就惦记着这纺车,说要是以后有重孙女,一定要教她纺线。"马家媳妇看着丫丫的样子,眼圈有点红,"现在看丫丫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