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不公平了(2 / 2)

通过2-3次手工‘复制’,将高表达与被放大后的低表达菌株用统一聚合酶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钱莱将后世的qPCR方法的基础理论降维还原成当下可操作的方法,讲述了一遍。

两位专家听得非常认真,陷入沉思后,又齐齐看向她,等待着结论。

“前段时间,我刚好看到《首都科技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内参归一化思想概述。应该可以完美提升精度和可比性。它比传统方法更接近分子本质,显着更可靠。比NBlot更务实、节省资源。”

钱莱知道,内参归一化是解决当下难题的最合理且最能够被两边专家组接受的过渡性思想了。

“你的意思是,通过归一化计算方式,计算出精准的结果?”

冷恒之的眼眸里划过一抹星芒。

钱莱点头,继续说道:“这样,我们只需要比较菌株的‘真实贡献值’的比值就可以了!还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冷恒之托着下巴,思考良久,转身对仍然一脸茫然的团队组成员吩咐道:“你们去把这姑娘说的《首都科技月刊》有关‘内参归一化’的文章找出来,大家抓紧学习一下。”

然后又望向约翰,问道:“布朗博士觉得这姑娘的方法可行吗?”

约翰张开双臂,耸耸肩:“这可能是当下你们能够接受,而我们又能够信服的最好的折中办法了。我说过,这个姑娘不简单的,对吗?冷。”

听到双方的评价,钱莱终于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想用基础原理讲清楚一个已经存在的科学方法,还要基于他们已知的理论基础,难度堪比论证“我爹是我爹”。

好在,他们两位都是聪明人,对科学研究除了严谨,还很包容。

“姑娘,我很好奇。你没上过大学,这么尖端的理论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竟然还能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

冷恒之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意。

“因为我有一位好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自学。她说‘课堂被动学千日,不及主动探一时’。”

“哦?”

冷恒之听到这句话,眉目凝重了一些。

“你这位老师,可还说了下一句?‘主动探一时,须赖恒久累岁功’!”

后面半句,钱莱跟冷恒之齐齐念出。研究员们更加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哈哈,原来我这个小师妹信里提到的那个孩子就是你啊?我还在想,怎么这孩子一直没有来找我呢?原来,你是要惊艳全场才可亮相。哈哈哈哈。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