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8月19日(1 / 1)

李桂兰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半醒,不是闹钟叫的,是几十年熬出来的生物钟。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已经摸到床头的棉袄,套上就往厨房走——老城区的秋夜凉得透骨,瓷砖地踩上去像踩在冰碴子上,她趿拉着旧棉拖,脚步轻得怕吵醒里屋的儿子小勇。厨房的灯是暖黄色的,拉亮时“啪”的一声,照见灶台边泡着的半盆黄豆,是昨天晚上提前泡好的,今天要磨成豆浆,给早起的顾客搭着面吃。她先把煤炉捅开,添了两块新煤,橘红色的火苗慢慢舔着锅底,然后从冰柜里抱出半扇猪骨,是前一天下午在菜市场老吴那儿订的,新鲜得还带着点血丝。洗骨头要费些功夫,她站在水龙头下,水流细细的,搓掉骨头上的筋膜,再用清水泡上,换了三次水,直到水变清才放进大锅里。添水的时候要没过骨头两指,再扔进去几片生姜、两段大葱,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然后转小火慢慢熬,这汤得熬够四个钟头,熬到骨头缝里的油都渗出来,汤才会稠稠的,鲜得能掉眉毛。

熬着汤,她就开始揉面。面盆是搪瓷的,边缘磕掉了一块瓷,露出里面的黑铁,还是二十年前跟老周结婚时买的。面粉是本地的冬小麦磨的,雪白雪白,倒在盆里像堆了小雪山。加温水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加,手指在面粉里搅和,直到形成絮状,再下手揉。她的手粗糙得很,指关节肿大,虎口处有层厚厚的老茧,是常年揉面、洗碗磨出来的,冬天一冷还会裂小口,涂多少护手霜都不管用。揉面要顺着一个方向,胳膊得用劲,面团从松散到紧实,再到光滑,要揉够半个钟头。她一边揉,一边听着煤炉上汤锅“咕嘟咕嘟”的声音,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天还是墨蓝色的,只有远处早点铺的灯亮着一盏,像颗星星。

四点半的时候,汤差不多开始泛白,她掀开锅盖,一股热气扑上来,带着肉香,呛得她揉了揉鼻子。这时候里屋传来动静,是小勇醒了。“妈,我来帮你。”小勇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他穿好衣服走出来,个子已经比李桂兰高了,肩膀宽宽的,就是脸色不太好,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李桂兰知道他是睡不着,高考成绩出来快一个月了,差了二十分没考上本科,整天闷在屋里,要么看书要么发呆,话也少了很多。“不用你,你再去睡会儿,早饭好了我叫你。”李桂兰把面团放到案板上,用湿布盖着醒面,转身去洗黄豆。小勇没走,靠在厨房门口,看着他妈忙碌的背影,想说什么,又没开口。

五点半,面馆的门该开了。“兰丫头面馆”的招牌是红底黄字,边缘有点褪色,还是老周在世时亲手刷的。推开木门,“吱呀”一声响,是老物件特有的动静。把折叠桌摆到门口,再搬两把长凳,这是给不想进店的顾客准备的,夏天的时候,有人喜欢坐在外面吃,吹着风凉快。刚摆好,就听见有人喊:“兰丫头,来碗阳春面,多加葱!”是张大爷,住在隔壁楼,退休十年了,每天早上都来吃一碗阳春面,雷打不动。“哎,张大爷,您坐,汤刚熬好,马上就来!”李桂兰应着,转身进厨房下面。水开了,抓一把细面放进锅里,用筷子搅两下,等面浮起来,再煮一分钟就好。捞进碗里,浇上熬好的骨头汤,撒上葱花、盐、少许酱油,一碗阳春面就成了。张大爷接过面,筷子一挑,热气腾腾的,先喝了口汤,“嗯,还是这个味儿,比对面那家强多了。”李桂兰笑着擦桌子,“您喜欢就好,豆浆刚磨好,给您盛一碗?”“好嘞,甜的啊。”

六点多,学生们该上学了,小宇背着书包跑过来,喘着气说:“李阿姨,一碗馄饨,要芹菜馅的!”小宇是附近中学的,父母离婚了,跟着奶奶过,每天早上都来这儿吃馄饨。“别急,刚包好的,马上煮。”李桂兰从冰箱里拿出馄饨,下锅煮三分钟,捞出来浇上鸡汤,撒点虾皮。小宇吃得快,一边吃一边说:“李阿姨,昨天我们班考试,我数学考了九十多分!”“真厉害,下次阿姨给你加个蛋。”李桂兰摸了摸他的头,小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七点半,店里的人多了起来,有上班族,有买菜回来的大妈,都熟得像一家人。王婶提着菜篮子进来,“桂兰,给我下碗杂酱面,少放辣,我最近嗓子不舒服。”“知道了,您坐,我给您多放点儿青菜。”王婶是老顾客了,老伴儿走得早,女儿在外地工作,平时就一个人过,经常来这儿吃碗面,跟李桂兰聊聊天。“对了,桂兰,小勇怎么样了?还没缓过来呢?”王婶小声问。李桂兰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还那样,不愿说话,我也不敢多问。”“你也别太急,孩子心里有数,我那闺女当年也没考上本科,后来读了职校,现在不也挺好的?”王婶安慰道。“嗯,我知道,就是心疼他,熬了那么久。”李桂兰把杂酱面端给王婶,转身去给别的顾客下面,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中午人少的时候,李桂兰才能歇会儿,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晒着太阳。小勇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她,“妈,我想好了,我不去复读了,我想去学厨师。”李桂兰接过纸,是本地职校的招生简章,厨师专业的介绍印得清清楚楚。她抬头看小勇,儿子的眼神很坚定,不像之前那样迷茫了。“学厨师?你想好了?”“嗯,妈,我喜欢做饭,你看你每天这么累,我学会了就能帮你,以后咱们还能把面馆开大点儿。”小勇的声音有点哽咽,“我知道我没考上本科,让你失望了,但是我会好好学的,不会让你白辛苦。”李桂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赶紧擦了擦,拉过儿子的手,他的手不像自己的那么粗糙,却也有了点力气。“傻孩子,妈什么时候失望过?只要你踏实干,想学什么妈都支持你,学厨师好,以后饿不着,妈高兴。”那天中午,李桂兰炒了两个菜,母子俩坐在店里吃,小勇说了很多话,说他以后想怎么学,想怎么改良面馆的口味,李桂兰听着,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觉得汤里的肉香都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