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暴前夕:中层的围猎游戏(2 / 2)

推开门的瞬间,助理小林哭丧着脸迎上来:“范姐,B项目甲方说我们进度滞后要索赔,C项目的客户反馈突然多了二十条差评……”她递来的平板上,红色警示灯闪得刺眼。

我点开后台数据,鼠标滚轮转得飞快。

利润表的数字在眼前跳成重影——原材料成本那一列,3月15日的单价从850突然变成978,修改记录显示操作人是“匿名IP”;客户满意度调查的评论区,新出现的差评用词出奇一致:“流程混乱”“负责人不专业”。

“有人在误导我的决策。”我喃喃自语,太阳穴突突地跳——这是契约能力启动前的征兆。

手机震动,邹逸的消息弹出来:“开数据分析模型。”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记忆像潮水般涌来:上周二孙小美帮我整理的报表编号是X23-07,可系统里存的是X23-09;刘刚部门的采购单总在每月10号前提交,这月拖到18号;还有,竞争对手“华腾”的市场部经理,上周五在楼下咖啡厅和孙小美碰过面——监控里,孙小美推过去一个U盘,和张莉那天用的款式一模一样。

“找到了。”我睁开眼,额头沁出薄汗。

邹逸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杯热咖啡:“华腾近三个月接触了我们部门7个核心成员,孙小美是第三个。他们在制造数据偏差,让赵总觉得你管理不力。”

我接过咖啡,温度透过瓷杯暖到指尖。

电脑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新邮件提示跳出来。

发件人显示“林经理”,内容只有一行字:“小心你的下一步。”

我盯着屏幕上的黑字,后颈的汗毛竖起来。

林经理是采购部的老员工,上周还帮我对过成本单。

他为什么匿名?

这邮件是警告,还是陷阱?

咖啡凉了,我反复点击邮件查看发送时间——凌晨2:17,正是我用契约能力分析数据的时候。

键盘上的反光里,我看见自己皱紧的眉头,像张被揉皱的纸。

这场围猎,远没到收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