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西山问策(2 / 2)
满座哗然。
这位“中国光纤之父”的遭遇,在座不少人都心知肚明。
林默按下遥控器,投影切换成《三线突围战略》:
1、东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引入外资孵化高科技产业(半导体、生物医药)。
2、中部地区:用股份制改造国企,组建汽车、装备制造集团。
3、西部三线:军工厂转民用,发展航空航天、精密仪器。
“具体到今年……”他翻开笔记本,“建议做五件事:成立国资委、放开物价双轨制、颁布《专利法》、引进十条彩电生产线、在浦东预留半导体产业用地。”
会议室落针可闻。
这些在后世看来平常的措施,在1985年不啻于惊雷!
赵援朝缓缓起身,第一个鼓掌。
紧接着,科技部部长、央行行长、国防科工委主任……满座高官全部起立,掌声如雷。
“小林啊……”赵援朝拍了拍林默肩膀,对众人道,“这套方案,内阁会尽快研究落实。”
散会后,发改委主任悄悄拉住林默:“那个光纤项目……能不能详细说说?”
林默微笑递上名片:“我在浦东等您。”
燕京,国宾馆。
夜色深沉,窗外的长安街华灯初上,车流如织。
林默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握着一杯威士忌,琥珀色的酒液在灯光下微微晃动。
桌上的大哥大突然响起。
“林默。”电话那头,何英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明天上午十点,我带粤港投资代表团到京城。”
林默眉梢微挑:“这么快?”
“内阁亲自发的邀请函,谁敢怠慢?”何英东低笑一声,“代表团里有汇丰、渣打、怡和的董事,还有几个隐形的南洋家族,总资本超过千亿港币。”
林默晃了晃酒杯:“他们想要什么?”
“政策,市场,还有……”何英东顿了顿,“你。”
电话两端同时沉默了一瞬。
“明天见。”林默挂断电话,目光投向窗外。
远处,故宫的轮廓在夜色中巍然矗立,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
翌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
红毯铺地,鲜花簇拥。赵援朝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身后跟着发改委、商务部一众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