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历史的惯性,严飞的抉择和警告(2 / 2)

“新建的SMT线,设备很新。”库克继续,语气平稳得像在读数据表:“工人操作,看得出培训过,但,”他话锋一转:“我问新员工上岗合格率,回答是‘持续优化中’,我问百万级增量订单的弹性方案。”

库克放下文件:“他给我看的是产能规划图,不是执行预案。”他抬眼扫过团队:“比亚迪的核心业务是汽车和电池,消费电子代工,对他们而言是新的战场;大规模精密组装的管理体系?还在验证阶段,一个未经压力测试的新引擎,塞进苹果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风险等级,过高。”他拿起红笔,在比亚迪的评估页上划了一个清晰的叉,动作干脆。

库克拿起中兴的文件:“侯为贵先生,技术专家。”他陈述事实:“他的生产线,做基站设备,工艺精度没问题,但,”

库克翻开手机组装线的照片:“规模,太小了。”照片上,中兴的生产线显得局促:“我问他们最大的代工订单规模、数字,不到我们需求的十分之一。”库克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带着裁决的重量。

“他们的核心是什么?通讯设备和‘中兴’这个自有品牌,代工业务,是补充,非战略。”库克放下照片:“我问,资源优先级如何保障苹果?侯先生承诺‘有能力’,但承诺无法量化风险,当他们的自有手机销售旺季来临,产线资源、工程师资源,会向哪里倾斜?”库克的目光扫过众人,无人质疑,他拿起红笔,在中兴的评估页上,同样划下一个叉,第二个叉,更深一些。

最后,是厚厚一叠富士康的资料,库克没有立刻翻阅,他靠向椅背,似乎眼前又浮现出龙华科技园那巨大的车间景象。

“规模。”他吐出第一个词:“就是为巨量订单建造的城池。”

“上午在比亚迪,我看了新设备,下午在富士康,我看了旧设备。”库克话锋陡转,拿起一张照片——富士康略显陈旧的在线测试工位。

“但重点不是新旧。”他的手指点在照片上工人熟练的动作上:“是效率,是工人动作的标准度,是车间里那些看板。”

他指向另一张照片,上面密密麻麻显示着产量、直通率、不良分类:“数据实时更新,问题无处可藏,这种管理,浸透了时间。”

库克拿起一份文件,是富士康提供的某国际品牌百万订单爬坡案例:“从启动到满产,时间节点明确,瓶颈应对方案清晰,这就是经验,可复制的经验。”

他放下案例,又拿起物流仓库的报告:“物料周转时间,精确到小时,库存精确率,小数点后两位,应对缺料,有标准流程和响应时效承诺,这是体系的力量。”

库克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严飞身上:“严,你提出的每分钟0.17美元成本模型,基础数据需要富士康的实际运行参数来最终验证,但,”他重新看向团队:“在产能保障、管理体系成熟度、大规模制造经验、供应链响应能力、风险可控性这五个核心维度上,富士康的综合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