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印玺的权限(1 / 2)
第234章印玺的权限
杨林手上拿到了一份盖了章的文件,证明巫山可以被移动。
不过他并未看到盖章的过程,因为李太白是单独到别处用印的。
「行了。」李太白把手从文件上拿开,完成了转交的过程,「这个纸质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好好保存。盖了章之后,我一会儿还要上传到乙太网的公共领域,到时候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如果有人不长眼来找你,我要出示这份纸质文件吗?」
「不用。有人不长眼来找你,要麽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要麽是他根本就没有接收有关信息的权限,你直接抽他嘴巴就好。」
「那这个纸质文件的作用是什麽?」
「如果有人篡改公共领域,那麽你手上的纸质文件才是最后的备份。好好存着吧,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找本书把它压好,别弄丢了。」
「那我应该把它搁到防腐液里面的东西泡着?」
「这个不行。」李太白回道,「虽然搁在里面确实能够保存很久,但这份文件连同上面的玉玺是一个整体,不能损毁。你泡在什麽液体里头,确实能保存一万年,但上面的内容就会污损。你一定要找个稳妥的点的方法的话,我建议把它抽真空。」
「这东西,算是个法器?」
「没错,算是个法器,和符纸类似。符纸就算法力再强大也终究是一张纸,撕了自然就碎了。不过,它和我一会儿要上传的部分互为表里,哪部分都不能出错。你,好好收着吧。」他瞩咐道,「今后也是这样,要是有什麽事,我就先帮你电子签了。之后这些纸质存档我会在挑个时间再事后给你送来。但是..:」
他话没说完,但杨林知道他的意思一要求可以提,但不要太过分。李太白愿意帮他,不只是因为杨林是他选中的,适合开辟新天地的人,还因为杨林已经答应他不会现在就反唐一一换而言之,刨大唐的根的事,
李太白是不会签字的。
虽然藩镇的任何行为,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视作刨大唐的根,不过李太白对此的界定比较宽泛。哪怕是直接和朝廷对抗都不要紧,只要不直接针对汉皇,他都不会有意见。
除此之外,要求本身的影响范围显然也不能过大,因为就算是汉皇自己也不是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诏书应当由中书省起草,由门下省决策,并且交给尚书省执行。因为实际工作中三项不可能完全分开,所以中书门下经常协同办公,并且会把会议扩大到实际执行决策的尚书省,这即是「政事堂」。
就算是汉皇的命令,也必须在政事堂的集议之后再发布。未经过政事堂决策就发布圣旨,说是「擅发中旨」也不为过。
但李太白这麽做,必定有他的道理。杨林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李太白似乎是把这部分流程当做「私货」夹带进去,并且使之生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