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外交(1 / 2)
第295章外交
睡前,杨林在自己的电脑面前翻看着笔记。他有记笔记的习惯。
今日他与晋王的谈话,也被他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
【所以,这是把外交权让渡给你了?】
「算是吧。」
当普王亲口说出「这件事你负责」的时候,他在说两件事:
第一,这件事全权交由杨林来处理,他负责这件事。
第二,晋藩会为杨林的决定付出代价。因为普藩与衙内的是一体的,所以杨林会为这件事承担责任。
当普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并非是在强调「事情办不好就惩罚需要负责杨林」。因为对晋藩的继承人与晋藩本身就是一体的,对杨林进行任何惩罚都毫无意义。他是希望,
杨林能够以晋藩的主人自居,以晋藩的储君的身份来处理这件事,储君也是君。
同样,在将这任务委托给杨林时,晋王也给予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权限一一其中所有的开支都由晋藩报销。
至于报销多少,杨林可以自己看着办。反正将来都是他的,他想拿多少拿多少。
这种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完全放手,实际上正是当年李靖在唐军中的地位。玄武门之变时,李靖以灵州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领兵在外,所领受的就是这样的全面放权。
实际上当年李渊就有想过让李世民去做「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这即是希望李世民做太子的共治皇帝,两人平分天下。
某种程度下,这也是一种古君子之风一一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
祸福共之。只是把这种君子之风搞到太子之争上,可见李渊这个人的水平就不太行。
晋藩与天波现在的这样的关系,才是这种「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的正确用法:
既有君臣之义,又有亲戚之情。这件事杨林说了算,出了问题所有人一起承担,
这才是君子之间该有的相处方式。
「这麽一来,我反而得开始对自己提高要求了..」
如果晋王明确规定了权责,那杨林确实可以偷懒一下,只完成分内之事就好。但现在把钱包打开让他随便拿,这反而让他有些不太好决定了。
【所以,你打算怎麽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