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龙法(1 / 2)

第301章龙法

「所以...吴国拿妖来炼制的丹,其结果就是龙?」

「准确地说,是龙的组成部分。西汉大儒董仲舒曾设立零祭之法一一需要等到盛夏时节,阳光大放,云雨下落。天火激云,鸣而为雷。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这即为【作土龙】。此事在《论衡·龙虚》中亦有记载。我们,正是在大舰里做了土龙。」

吴藩的战航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藉助上古流传下来的「作土龙」才塑造成型。是以人造之法创造机遇使得天地感应,从而让龙在战舰之内诞生为机魂。拥有龙魂的战舰,才能称得上是龙船。

吴藩使用妖族来背负浊气的行为,正是在模拟「天火激云,鸣而为雷。」的过程,使得天地交相感应,化土偶为真龙。

「等等..:」杨林注意到了一件事,「这是董仲舒设立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佛道两家的法术一一这是儒术?」

「这正是儒术。儒者,以先王之道濡其身。儒者的儒术就是上古三代的先王那里流传下来的古代技术。我们的技术是在白玉京那里报备过的正统儒术,只是出于安全问题必须要保密而已。」

「哦...原来如此。」杨林知道,这其实并非是他印象中的,一般意义上的儒士,也并非孔子之儒,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中的那个儒一一也即术士。

这也并非是一般的术士。儒者,以先王之道濡其身。儒是自上古以来,传承国家祭祀礼仪的国教祭祀,用以维持世界秩序在既定的轨道上前行。

孔子并非是儒的创立者。实际上孔子虽然认为自己是儒者,但从未称呼自己的学派为「儒家」,他自己也不认为开创了儒,他只认为自己是古代礼法的传承者。

「儒家」一词最早是在《汉书》中出现的。那是风雨飘摇的时代过去之后,生活在繁荣统一之下的人们对过去试图重新凝聚星汉的种种尝试的总结。其中,孔子及其门徒的尝试,被后人总结为「儒家」,因为后人认为孔子及其弟子符合「国教术士」的定义,他们用武力丶外交等手段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试图维持世界的运行,并且希望让破碎的世界回到正轨一一因为他们做出了这种努力,所以他们被后人称之为「儒家」。

当今星汉之内,通行儒道释三家的法术,其中以儒术为尊。来自古代的技术,在星汉占有绝对的正确性。天庭的法术体系以及封神榜本质上就是儒术的一种,网道体系也属于儒术而不属于道法。毕竟,道法是以个人修为为目标,而不是像作为「国教」的儒一样,

是为了维系星汉而存在。

道法之外,儒丶释两家虽然都拥有许多古老而先进的技术,但儒教运用这些技术的本质同样是为了光大人类的文明。而巨乘佛法则聚焦于具体的科技造物,并希望从中求索超越之道。

儒是先土之道,先土之道即是大庭。

不过这麽一说,杨行密其实并没有必要和杨林解释这些,因为这是合法的。而他做出解释,恐怕是看在这通紧急电话的面子上,因为这代表普王的意思。

这件事确实合法,但邦交之间不能止于合法,他必须要回应晋方的关切。因为如果他不能在这通电话里打消普王的疑虑,那普王会通过什麽方式来打消自己的疑虑那就说不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