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商人的价值(2 / 2)

「去隔壁,唤张璁他们过来。」朱厚熜淡淡说。

「奴婢遵旨。」黄锦躬身一礼,挠着头走了出去。

趁这间隙,朱厚熜表达了一下关心,问道:「两位家里人在京师还习惯吗?」

「挺好的,大明蒸蒸日上,顺天府虽还没到日新月异的份儿上,但与他们上次来相比,繁荣更甚,玩的很开心。」

朱厚熜感慨:「大明地大物博,南北无论生活上,还是环境上,都有很大差异,其实朕也有猎奇心理,想去直隶金陵,想去三月的扬州,更想去人间天堂的苏杭……只可惜,一直没这个机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怕都没机会了……」

朱厚熜苦笑道:「朕贵为天子,许多时候却真不如一个市井小民自由。」

「有所得,必有所失。」李青眨了下眼眸,望向别处,幽幽说,「你的时间还很长,待真正意义上国泰民安之后,想巡视一下万里山河,未尝不可。」

朱厚熜顺着李青目光看向外边,很是憧憬的说:「朕长这麽大,只出过两次远门,一次是去武当山,一次是来顺天府,大明很大,天地更大,诸多藩属国丶遥远的西方又是什麽光景?真让人心驰神往啊!」

李青回过头,诧异看向他,「你还想去海外?」

朱厚熜呵呵一笑,意有所指的说:「这得看朕有没有那个命了,如若时间充沛到可以肆意挥霍,又是江山稳固丶国泰民安,朕还真想去领略一番。」

他动情的看向李青。

李青低头抿茶,不与他对视。

少顷,张璁桂萼等人随黄锦走进来,一阵场面之后各自落座。

朱厚熜没有废话,直言道:「商会的事朕在朝堂上已经说过了,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有明着反对暗中支持的,也有明着支持暗中搞破坏的……,朕想知道几位爱卿是何态度,有什麽说什麽,不要藏掖,不过,要说实话!」

几人面面相觑,拱手称是。

张璁率先开口:「商会固然有好处,可弊端也很明显,很容易会让商绅做大,继而以商乱政,犹以本就显贵之家为甚,如此不利于政局稳固!」

「臣附议!」说话的竟是费宏。

然而,一直跟张璁同进退的桂萼,却罕见的没有附和,且还给出了完全相反的态度。

贾咏丶石珤则支持桂萼。

本来泾渭分明的内阁几人,在这件事上,却是打破了常规,变得有些混乱。

朱厚熜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张璁丶桂萼二人闹了别扭,亦或是桂萼志在首辅……

在李青的提醒下,朱厚熜才收回思绪,笑笑道:

「在朝堂上这般,在这里亦然,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妨就试试吧,若效果不好,再行废除便是,若效果好……岂不更好?」

张璁正欲再说,桂萼抢先道:「皇上英明!」

费宏驳道:「天子金口玉言,怎好行立而又废之事?如若没有想好,还是不要……」

「朕想好了!」

「……」

贾咏说道:「居安当思危,眼下朝廷府库殷实不假,可近些年许多地界儿频遭天灾,未来会如何谁也说不好,但多储蓄总是没错的,如若商业赋税大打折扣,再流年不利……只怕非但不能维持住现有的盛世,还会有所下滑。」

「历来都是三年丰三年歉,哪会一直流年不利?」张璁反驳,「本官认为以商乱政的后果更严重。」

李青开口道:「自古皇权不下乡,地方上士绅作威作福都多少年了?再说,这次扶持的对象准确说是商贾,并非纯粹的士绅,两者之间并不完全重合,如此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双方明争暗斗,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桂萼拱手道:「国师高见!」

张璁愤愤然哼了声,不再言语。

朱厚熜笑眯眯的接过话茬,道:「商会之事是朕的态度,诸位爱卿可愿支持朕?」

大朝堂上朱厚熜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因为他权威不够,可小朝堂上,他却不能容忍有人公然反对他。

无他,建立小朝堂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搞一言堂。

要是不能如此,那小朝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都是久居庙堂的老狐狸,哪能听不出皇帝的深意,桂萼丶贾咏丶石珤立即附和称是,张璁丶费宏暗暗一叹,不再出言反对。

见自己说话好使,朱厚熜笑意更浓,对李青道:「这项国策是你提出来的,具体事项你来与他们说吧。」

「嗯。」李青说道,「商会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商业赋税,却不限于此。于商贾而言,加入商会能提高地位,于朝廷而言,可以正大光明的监管,规范其纪律性……」

李青逐一阐述建立商会的好处,张璁丶费宏二人的神色逐渐缓和,不过,心理上仍是有些排斥。

士,农,工,商;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提高不从事生产的商人地位,他们心里当然不爽,事实上,包括桂萼三人,甚至朝堂上的支持者,心里也有些腻歪。

虽说他们家族也从商,可顶着的却是官绅名头,并不以商贾身份示人。

完全是看在利益的份儿上,而非真的赞同提高商贾地位。

只是这些人忽略了。商人不从事生产,却能带动生产,大幅度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