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袁家三兄弟迎战叶天(2 / 2)
当晚,州牧府邸灯火通明。
叶天召来了此役最大的功臣之一,郭嘉。
“奉孝,坐。”叶天指了指身旁的席位,态度随和。
“谢主公。”郭嘉躬身行礼,一袭青衫,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飘逸出尘,“不知主公深夜召见,有何吩咐?”
“为韩馥之事。”叶天开门见山,“此人虽已归降,但毕竟曾为冀州之主,人心所向,不可不防。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方为万全之策?”
郭嘉闻言,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略作思索,便开口道:“主公英明。韩馥此人,虽暗弱无能,不足为虑,但其‘前州牧’的身份,终究是个隐患。若长留冀州,恐为宵小之辈所利用,煽动人心。以嘉之见,不若明升暗调,将其迁往幽州,任一郡太守。如此,既全了主公宽仁之名,又可彻底杜绝后患。”
“善。”叶天抚掌而笑,“与我所想,不谋而合。”
随即,叶天便连夜召见了忐忑不安的韩馥。当韩馥得知,叶天非但没有加害于他,反而任命他为渔阳郡太守,让他远离这是非之地时,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彻底放了下来。他感激涕零地对着叶天叩首拜谢,次日便带着家眷,启程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6章袁家三兄弟迎战叶天(第2/2页)
解决了韩馥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冀州新任主官的人选。
冀州,乃天下第一大州,人口稠密,物产丰饶,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此地的主官,必须是一位德才兼备、且能镇得住场面的绝对心腹。
叶天思虑再三,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颍川荀氏的麒麟儿——荀彧的身上。
无论是家世、能力,还是资历,荀彧都无疑是最佳人选。田丰、沮授、崔琰等人虽也才干卓绝,但毕竟是冀州本地士族,容易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唯有荀彧这位“外来者”,才能不偏不倚,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意志。
当叶天在议事大厅,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任命荀彧为新任冀州牧,以田丰、沮授、崔琰为辅时,堂下虽有片刻的寂静,但无人提出异议。荀彧的威望与才能,足以让这些心高气傲的河北名士,为之信服。
“彧,必不负主公所托,为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荀彧出列,恭敬行礼,眼中闪烁着知遇之恩的感动。
“我等,愿辅佐文若公,共治冀州!”田丰等人亦是齐声应诺。
最后,叶天又看向了潘凤:“潘将军,邺城城防,便交由你负责。好生操练兵马,莫要堕了你‘无双上将’的名头。”
“末将……遵命!”潘凤闻言大喜,他本以为自己作为降将,会被闲置,却不想叶天依旧委以重任。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在将冀州的军政要务,有条不紊地安排妥当之后,叶天并未在邺城过多停留。
仅仅休整三日,他便再次点起千万铁骑,大军开拔,那黑色的钢铁洪流,如同滚滚乌云,朝着东北方的渤海郡,浩浩荡荡地压了过去。
斩草,必要除根!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将袁氏的残余势力,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
……
与此同时,渤海郡,南皮城。
袁氏府邸之内,早已是一片缟素。
灵堂的正中央,停放着袁绍那具残破不全的棺椁。袁氏一门的妇孺,以及侥幸从界桥逃回的文武百官,尽皆身着白衣,跪伏在地,哭声震天。
在这悲戚的氛围之下,一股诡异的暗流,却在袁绍的三位儿子之间,悄然涌动。
长子袁谭,性格暴躁,心有不甘;次子袁熙,为人中庸,随波逐流;
三子袁尚,因生得俊美,素来最得袁绍宠爱。
按照长子继承的祖制,本该由袁谭接掌大权。
但袁尚,却在母亲刘氏以及逢纪、审配等一众谋士的支持下,以“父亲遗命”为由,抢先一步,坐上了主位。
兄弟阋墙的隐患,已然埋下。
但眼下,一个更加巨大的,足以将他们所有人碾碎的威胁,正从西方,滚滚而来。
“报——!!!”
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了正在举行葬礼的灵堂,
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
“主……主公!大事不好了!
叶……叶天的……天帝卫……已……已兵临城下!”
“什么?!”
此言一出,满堂哭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脸上,都瞬间被惊恐与绝望所取代!
刚刚继位的袁尚,更是吓得一个踉跄,差点从主位上摔了下来。
他色厉内荏地指着那名斥候,尖声叫道:“胡说!界桥距此数百里!他……他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快?!”
然而,未等那斥候回答,一阵沉闷如雷,让整个南皮城都在为之颤抖的马蹄声,已然从城外,清晰地传来!
那是对于他们仿佛是如同死亡之神一般的脚步声!
当那足以让大地都为之战栗的马蹄声,如同死神的鼓点般,清晰地传入袁氏府邸的灵堂时,之前还因袁尚一番慷慨陈词而略微恢复的镇定,瞬间土崩瓦解!
恐惧,是会传染的。
尤其是在面对一个刚刚以摧枯拉朽之势,覆灭了己方主力,并且斩杀了己方主帅的,如同神魔般的敌人时。
灵堂之内,再次乱作一团。女眷们的尖叫声、孩童的哭泣声、文武官员们惊慌失措的议论声,交织成了一片混乱的噪音。
“肃静!”
袁尚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狠狠地劈在了身前的案几之上!
“哐当!”一声巨响,总算是将众人的慌乱暂时压了下去。
他那张因愤怒而涨红的俊美脸庞上,带着一丝与其年龄不符的狰狞:“父亲尸骨未寒,尔等便在此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叶天虽强,但我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岂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自己的两位兄长——面色阴沉的长兄袁谭,与神情复杂的二兄袁熙。
“大哥,二哥!”袁尚的声音,在这一刻,出人意料地变得诚恳起来,“往日种种,皆是小弟之过!但今日,家父大仇未报,强敌兵临城下,乃是我袁氏一族生死存亡之刻!我等兄弟三人,若是再内斗不休,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我袁尚在此立誓,只要能击退叶天,为父报仇,这河北之主的位置,我双手奉上,绝无二言!只求大哥、二哥,能与我摒弃前嫌,兄弟齐心,共御外敌!”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袁谭与袁熙闻言,皆是浑身一震。他们看着眼前这个往日里飞扬跋扈的三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血浓于水,国仇家恨之前,所有的个人恩怨,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三弟……”袁谭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袁尚的肩膀,虎目含泪,“说得好!是我等做兄长的,心胸狭隘了!今日,我们便让那叶天看看,我袁氏兄弟,齐心协le力,其利断金!”
“没错!”袁熙亦是上前,将手搭在了两位兄弟的手上,“为父报仇!死战不退!”
三只手,紧紧地叠在了一起。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勾心斗角的竞争者,而是同仇敌忾的,袁绍的儿子!
看着三兄弟终于团结一心,下方那些原本已心生绝望的袁氏旧部,眼中也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公子们长大了……”老臣逢纪,忍不住老泪纵横。
“或许,我们之后还真的还有一战之力!”武将淳于琼,也重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全军听令!”袁尚高举佩剑,发出了他成为新任领袖后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将令,“随我出城!与叶天……决一死战!”
……
渤海郡外的平原之上,黑与杂,两股泾渭分明的军队,遥遥对峙。
一边,是叶天麾下那支如同从地狱中走出的,散发着滔天煞气的漆黑铁骑,军容鼎盛,杀气冲霄。
另一边,则是袁氏三兄弟倾尽所有,拼凑出的最后力量。虽然人数依旧不少,但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与对面那支百战雄师,有着云泥之别。
“那就是传说中的天帝卫吗?”
袁尚骑在马上,望着对面那片沉默而压抑的黑色海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握着剑柄的手,早已被冷汗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