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登报断亲,意外的“改革先锋”(2 / 2)

江莉更是又羞又愤,当场就哭晕了过去。

她原本想借着婚事羞辱父亲,结果却被父亲用这种更狠、更彻底的方式,反将了一军,让她沦为了全县最大的笑柄。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江建国已经“疯魔”,自绝于人情世故的时候,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市里,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干部正拿着一份《县城日报》,看得津津有味。

他不是在看头版头条而是饶有兴致地,反复看着角落里那则“断亲声明”。

他叫周文海,是市委新派下来专门负责调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地方经济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的调查组组长。

“有点意思。”

周文海放下报纸,对身边的秘书说道,“这个江建国,我有点印象。前段时间,县里不是上报了一个‘建国菜站’的典型吗?说是乡镇企业改革的先锋,很有魄力。”

秘书连忙点头:“是的周书记。资料上说这个江建国不仅带头搞活个体经济,还主动解决了两名刑满释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算是为政府分了忧,县里和乡里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周文海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看”他指着那则声明,“一个能主动接纳刑满释放人员,为社会减轻负担的人,会是一个单纯的‘六亲不认’的冷血之徒吗?”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方,缓缓说道:“我们这次下来的目的是什么?是寻找改革中的新问题,更是要发掘和扶持那些敢于打破旧思想、冲破旧束缚的先行者!这个江建国,他开菜站,是打破了‘投机倒把’的旧束缚;他雇佣刑满人员,是打破了‘身份歧视’的旧思想;如今,他登报与不孝子女断绝关系,这更是向根深蒂固的‘父慈子孝’的封建家庭伦理,发起了挑战!”

“他不是在单纯地处理家事,他这是在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一个新时代的个体,是如何与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进行切割的!这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社会转型期,个人意识的觉醒啊!”

周文海越说越兴奋,他猛地一拍桌子,做出了一个决定。

“备车!我们去江家乡!我要亲自去见一见这个江建国!我要看看这个敢于‘大义灭亲’的改革先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江建国还在被村里的流言蜚语包围时,一辆黑色的挂着市委牌照的伏尔加轿车在县乡两级领导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江家村,直接停在了“建国菜站”那简陋却干净的门口。

在所有村民,包括李满囤乡长都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市委的周文海书记,亲自走下车,满面春风地握住了江建国那只布满老茧的手,用一种无比欣赏的语气,高声说道:“江建国同志!我代表市委,来看望你了!”

“你破除旧思想大胆搞活经济;你不计前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你爱憎分明,敢于向不孝的旧家庭关系说不!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你是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担当的改革先锋啊!”

红布揭开上面是几个烫金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改革先锋个体户”!

全场,一片死寂。

随即,是雷鸣般的掌声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之前所有关于江建国“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流言蜚语,在这块由市委书记亲自授予的牌匾面前,瞬间被砸得粉碎,烟消云散!

舆论,在这一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逆转!

原先的“大逆不道”,此刻变成了“破除旧思想”!

原先的“六亲不认”,此刻变成了“大义灭亲”!

原先的“心狠手辣”,此刻变成了“爱憎分明”!

江建国,不仅没有因为登报断亲而身败名裂,反而因为这次惊世骇俗的举动,意外地获得了一张来自更高层级的坚不可摧的政治“护身符”!

他的事业也从此将正式从充满风险的灰色地带,昂首阔步地,走向了时代的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