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万象归一(1 / 2)

建国集团的成立国营大饭店那场离奇荒诞的“致幻闹剧”,最终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收了场。

那几位陷入疯狂幻觉的港商,在被送往医院,用了解酒药和镇定剂折腾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清醒了过来。

他们对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唱歌、丑态百出的行为没有丝毫记忆,只当是自己北上水土不服,喝了烈酒之后集体“发了酒疯”。

然而,当他们从县领导和江建国那里,得知了这是一场恶性投毒事件而江建国早已察觉并用“特殊手段”将剧毒换掉,才保住了他们性命之后,这几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港商,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浸透了。

他们看向江建国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待一个普通生意伙伴的眼神,而是充满了敬畏、后怕和一种对神秘力量的深深忌惮。

他们不再追问那“疯狂的辣椒”究竟是什么,也不再探究江建国是如何提前得知投毒计划的。

他们只知道,眼前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甚至带着几分土气的内地男人,拥有着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深不可测的能量。

与这样的人合作,远比与任何一个普通的商人合作,都要来得安全、可靠。

最终港商李总不仅没有取消订单,反而当场决定,追加百分之三十的订单额,并主动提出,愿意成为“建国牌”系列产品在整个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独家总代理。

一场足以让江建国万劫不复的生死危机,就这样被他用一种近乎神鬼莫测的手段,扭转成了一次让他正式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巨大机遇。

而那个被当场抓获的魏东升,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虽然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投下的毒药为何会变成致幻剂,但这并不妨碍他将自己被林晚秋收买、意图投毒嫁祸的所有罪行,都供认不讳。

至此,林晚秋精心策划的借刀杀人之计,以一种堪称滑稽的惨败,宣告破产。

她不仅没能伤到江建国分毫,反而折损了一枚重要的棋子,更让江建国对她的狠毒与手段,有了更深的警惕……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血雨腥风和惊天胜利之后,江建国的事业版图,已经初具雏形。

他拥有百亩高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这是他最核心的原料来源;他拥有日进斗金、名声在外的建国食品厂,这是他将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中心;他还拥有遍布全省乃至开始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种植养殖深加工、销售……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

然而,江建国知道,这还不够。

这些产业,目前还像是散落的珍珠,各自闪光,却未能串联成一条真正璀璨夺目的项链。

他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构架,一个能将所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他要将他一手打下的这份江山,从一个草莽英雄式的“团伙”,正式蜕变为一支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的“正规军”。

他决定,成立集团。

这个在当时听来还很时髦和遥远的名词,从江建国口中说出时,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所当然的气魄。

消息传出,再次震动了市、县两级的领导层。

在那个大部分人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江建国这种超前的商业眼光和魄力,让周文海等一众赏识他的领导,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市里当即拍板:全力支持!

要将“建国集团”的成立,办成全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一件盛事、一个标杆!

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场在县城有史以来最为盛大隆重的挂牌仪式,在建国食品厂的门前广场上,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天,厂区内外,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巨大的红色横幅从办公楼顶一直垂到地面,上面用烫金的大字写着“热烈庆祝建国实业集团正式成立”。

县里所有头面人物悉数到场,市委书记周文海、农业局副局长李满囤等市里领导更是亲自前来剪彩祝贺。

省电视台的摄像机和各路报社记者,将主席台围得水泄不通。

工人们穿着崭新的厂服,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自豪与喜悦。

江家村的村民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将整个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江建国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

他没有吊着那条受伤的手臂,而是让它自然地垂在身侧。

那道从袖口延伸出来的狰狞伤疤,在无数闪光灯的照耀下,非但没有显得突兀,反而为他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增添了一股饱经风霜的铁血与沧桑。

他站在主席台的正中央,面对着台下成千上万双充满了敬仰、崇拜和期待的眼睛,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前世那个冻毙街头的雪夜,想起了重生之初那间破败的老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