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你忘记你说的话了么?(1 / 1)
凌霄走出实验楼时,晚风带着初夏特有的湿润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向天空,北斗七星依旧清晰,只是此刻多了几颗流星划破夜幕,拖着细碎的光尾坠入地平线。手机还停留在视频界面,曦曦奔跑的身影被暮色晕染成金色,他忽然想起来,今天是康复中心每月一次的 “星空之夜”。
停车场的路灯亮起,在地面织出交错的光影。凌霄拉开车门时,后座传来窸窣的响动。一只画着星星图案的帆布包歪在座椅上,里面露出半截蜡笔和几张速写纸。他忽然想起上周曦曦来实验室参观时,偷偷把包落在了这里。当时小姑娘攥着他的白大褂衣角,仰着脸问:“凌医生,星星会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
他发动汽车时,车载电台正播放着夜间新闻。主持人温和的声音提到近期儿童罕见病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凌霄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收紧。后视镜里,实验楼顶层的窗户还亮着灯,那是数据组的同事在连夜分析 “星桥” 样本的最新检测结果。
车刚拐过街角,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里是张泛黄的处方单,边角处画着歪歪扭扭的星星。发信人备注是 “陈爷爷”,附言只有一行字:“小霄,这是你父亲最后开的处方,背面有东西。”
凌霄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在路边发出轻微的制动声。他颤抖着点开图片放大,处方单背面果然有幅简笔画 —— 一座连接着两岸的桥,桥身缀满星星,桥那头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小人,正朝着对岸挥手。记忆突然翻涌而上,他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在医院值班室教他画星星,说每颗星星都是不肯熄灭的希望。
康复中心的灯火在前方亮起时,风筝的尾迹还隐约挂在暮色里。凌霄把车停在栅栏外,远远看见草坪上的孩子们正在收线。曦曦举着断了线的风筝跑来跑去,星星图案的风筝面沾了草叶,她却笑得满脸灿烂,举着风筝杆朝天空比划:“看呀,它变成真正的星星飞走啦!”
有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举着蜡笔朝凌霄挥手,他的画纸上是座彩虹桥,桥栏上爬满星星。凌霄认得他是上个月刚入组的小患者,化疗让他的头发掉光了,但每次视频会诊时,他总会举着画本说:“凌医生,等我好了,要在桥上跑给你看。”
“凌医生!” 曦曦最先发现他,举着空线轴冲过来,裙角沾着的蒲公英种子簌簌掉落,“你看我们的星星风筝,它飞得比塔吊还高呢!” 她仰起的小脸被路灯照得透亮,眼角的疤痕像片淡粉色的花瓣。
凌霄蹲下身帮她拂去头发上的草屑,指尖触到她耳后凸起的淋巴结 —— 那是 “星桥” 项目需要攻克的关键病灶。但此刻小姑娘正兴奋地指着天空:“护士姐姐说,等我们的画攒够一百张,就可以贴满实验室的墙,那样样本就会听到我们的加油啦!”
草坪中央的篝火堆噼啪作响,孩子们围坐成圈,把画纸折成纸船放进水盆里。纸船里点着的小蜡烛在水面摇晃,像漂浮的星星。康复中心的护士长正给孩子们讲星座故事,说到北斗七星时,所有孩子都扭头望向实验楼的方向,那里的灯光恰好组成了勺子的形状。
“凌医生,你看我的新画。” 穿轮椅的小男孩被同伴推过来,画纸上是群戴着口罩的医生,他们的白大褂口袋里都插着星星。最前面那个举着试管的医生,胸前别着颗最大的星星,“这是你呀,你口袋里的星星会发光呢。”
凌霄的喉结动了动,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监护仪波形,最后那条平直的线,像被流星划破的夜空。那时他刚考上医学院,守在 ICU 外的走廊里,听着仪器规律的滴答声,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着心跳倒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数据组发来的消息:“星桥样本活性指标突破阈值,明天可以安排首次动物实验。” 凌霄望着篝火旁跳跃的身影,回复了两个字:“好的。” 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恰好有颗流星划过,孩子们的惊呼声像被点燃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
深夜的实验室比凌晨更安静。凌霄推开玻璃门时,冷藏柜的指示灯依旧规律闪烁,新贴的画纸上,曦曦用亮片拼了颗会笑的星星。他戴上手套取出样本盒,液氮的白雾在指间缭绕,像捧着团凝固的月光。
显微镜下,“星桥” 细胞正在分裂,蓝色荧光标记的基因片段像串跳动的星链。这是他连续第三十七个通宵,咖啡因让他的指尖微微发颤,但当看到细胞团形成的桥状结构时,心脏还是猛地收缩 —— 那些连接点正在发出微弱的荧光,像孩子们画笔下的星星在眨眼睛。
凌晨四点,东方泛起鱼肚白。凌霄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起身,发现窗台上多了盆多肉植物,叶片上别着张便签,是护士长的字迹:“小患者们说,实验室需要点绿色,就像桥边的小草。” 他忽然想起曦曦昨天举着多肉说:“老师说植物会呼吸,它能给样本当小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