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三次的 SOS(1 / 1)
凌霄几乎是踉跄着扑到副屏幕前,手指颤抖着点开老周发来的加密链接。加载进度条缓慢爬升的几秒里,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撞在合金墙壁上,发出空洞的回响。实验室的应急灯不知何时已经熄灭,只有监测屏的冷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交错的阴影,将那行红色波形映得像道未愈的伤疤。
“咔哒”,数据加载完成。屏幕上骤然铺开的射电图谱让凌霄倒吸一口冷气 —— 猎户座旋臂的核心区域,一道与实验室脉冲完全吻合的能量峰值正刺目地亮着,像黑暗画布上被戳破的窟窿。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峰值周围环绕着三组对称的波纹,每组波纹的间隔恰好对应着摩尔斯电码的间隔时长,连起来正是重复三次的 SOS。
“看到了吗?” 老周的声音从听筒里钻出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惶恐,“这组信号持续了 0.7 秒,刚好在我们的观测窗口内。频谱分析显示它的偏振方向在不断旋转,就像... 就像有人在故意调整波束指向。”
凌霄的手指按在屏幕边缘,冰凉的玻璃触感却无法平息掌心的灼痛。他放大图谱右下角的能量曲线,发现那道峰值的衰减速率异常缓慢,仿佛有持续的能量在支撑它穿透星际尘埃。这种特征与自然天体辐射截然不同,更像是某种人造装置在定向发射信号。
“坐标发给我。” 他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还有,把过去 72 小时的原始观测数据全部传过来,精确到毫秒级。”
“已经在路上了。” 老周顿了顿,压低声音,“凌霄,这东西... 会不会和你的纸星项目有关?”
实验室里突然陷入死寂。超级纸星的嗡鸣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清晰,那些由纳米级反光材料制成的纸星正以微米级的幅度震颤,将接收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转化为数据流。三年前,当他提出用十亿个同步谐振的纸星组成光网,模拟宇宙早期辐射图谱时,整个天文界都在嘲笑这是 “诗人的呓语”。可现在,这张由人类智慧编织的光网,竟与来自猎户座的神秘信号产生了共振。
“我不知道。” 凌霄如实回答,目光扫过主屏幕上旋转的光网模型,“但我必须查清楚。”
挂掉电话的瞬间,控制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红色的警告灯疯狂闪烁,将整面墙的监测屏染成血色。超级纸星的闪烁频率骤然紊乱,完美的螺旋光网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泛起涟漪,那些脱离轨道的光点再次浮现,这次不再是模糊的脉冲,而是清晰地组成了一行字符 ——
【救... 我们...】
字符只持续了半秒就碎裂成星点,但凌霄看清了那个省略号的位置,像被硬生生掐断的呼救。他扑到键盘前,调出光网的实时控制协议,发现十亿个纸星的谐振频率正在以每秒 0.3 赫兹的幅度偏离基准值,这种同步性绝不可能是机械故障,更像是某种集体响应。
“启动隔离协议。” 他对着语音控制系统嘶吼,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骤然关闭,厚重的铅合金隔离门从天花板降下,发出沉闷的轰鸣。这是为了防止未知辐射外泄设计的终极防护,但此刻凌霄却觉得自己像被关进了铁棺材。
隔离门闭合的瞬间,主屏幕突然黑了下去。紧接着,一道幽蓝的光束从超级纸星的核心射出,在天花板上投射出流动的星云图案。那些图案并非随机组合,而是在缓慢地拼出猎户座旋臂的星图,其中一颗从未被标注过的暗星正以红色闪烁,恰好对应着射电信号的来源。
“这不是求救。” 凌霄的声音在颤抖,“是坐标。”
他猛地想起三年前调试纸星时的一个细节。当时为了让光网更好地模拟宇宙辐射,他植入了一套自适应学习算法,允许纸星在接收到异常信号时自主调整谐振频率。难道... 这套算法在与猎户座信号的共振中进化出了理解能力?
通风系统关闭后的窒息感逐渐袭来,凌霄扯掉领口的纽扣,视线却无法从星图上移开。那颗红色暗星的闪烁频率越来越快,最终稳定在与实验室脉冲完全一致的节奏上。突然,星图开始旋转,暗星的位置不断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被标记为 M78 的星云区域 —— 那里是猎户座中最着名的弥漫星云,也是人类从未探测到任何文明迹象的 “空白地带”。
就在这时,隔离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老周嘶哑的呼喊:“凌霄!快开门!射电望远镜又捕捉到新信号,这次是连续的!”
凌霄犹豫了。隔离协议一旦启动,必须经过三重安全验证才能解除,而现在光网的异常状态让他不敢冒任何风险。但门外老周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他仿佛能看见老人趴在铅门上,额头抵着冰冷的金属。
“把信号传进来。” 他对着控制系统下令,同时将光网的核心数据备份到离线硬盘。隔离门的观察窗突然亮起,老周发来的新信号以摩尔斯电码的形式在玻璃上滚动 —— 不再是 SOS,而是一串由长短脉冲组成的复杂序列,长度超过了三千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