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一段杂音(1 / 1)
日志的最后一个句号在屏幕上凝固时,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闪烁了三下。凌霄抬头的瞬间,整面墙的监测屏同时爆出雪花纹,十亿纸星组成的螺旋光网在屏幕上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中心的超级纸星骤然发出刺目的白光,将他的影子钉在身后的合金柜上。
“警告:检测到未知波段脉冲。” 冰冷的机械音从天花板的扬声器里渗出来,带着电流特有的锯齿感。凌霄扑到主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试图捕捉那道转瞬即逝的信号。但当数据流稳定下来时,所有异常都消失了,光网依旧是完美的螺旋,超级纸星的闪烁频率分毫不差地贴合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图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按在太阳穴上的指尖沁出冷汗。刚才那一瞬间,他分明看见螺旋光网的边缘有一串光点脱离了轨道,组成了三个连续闪烁的脉冲 —— 短、短、长,这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SOS 的摩尔斯电码。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静得能听见空气分子碰撞的声响。凌霄调出近一小时的原始数据,将时间轴拉到最大,逐帧比对。当进度条走到 02:57:31 时,一行跳跃的红色波形突然从基线窜出,像心脏监护仪上骤起的室颤。他放大波形图,发现这串脉冲的频率竟与超级纸星完全同步,仿佛是从宇宙心跳中剥离出的一段杂音。
“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凌乱的弧线。这串信号的来源被定位在猎户座旋臂的方向,但那里除了弥漫的星云和几颗白矮星,从未有过任何文明活动的迹象。更诡异的是,信号携带的能量特征与纸星光网完全一致,像是光网自己生出了意识,在向某个方向发出呼救。
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时,凌霄的手机在桌面上震动起来。是天文台的老周,他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凌霄,你快看最新的射电望远镜数据,有大发现。”
屏幕共享界面弹出的瞬间,凌霄瞳孔骤缩。猎户座方向的星云图像上,出现了一道直径约三光年的环状光晕,光晕的边缘分布着七个均匀排列的亮点,其闪烁模式与昨夜实验室捕捉到的 SOS 信号完美重合。更惊人的是,这些亮点组成的图案,竟与孩子们折的超级纸星展开后的形状一模一样 —— 一个由十九个三角形构成的复杂几何图形。
“这是两小时前刚观测到的,” 老周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光谱分析显示,这道光环的物质成分与我们的纸星涂层完全相同,像是有人用同样的材料在宇宙中画了个圈。”
凌霄突然想起三天前的家长开放日。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她的纸星问:“凌叔叔,星星会生病吗?我画了颗药星星,能不能寄给不舒服的星星呀?” 当时他笑着揉了揉女孩的头发,说会帮她把药星星放进光网里。现在想来,那枚画着红色十字的纸星,此刻或许正漂流在猎户座的光晕里。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带着晨露湿气的风卷着几片银杏叶进来。生物学家苏芮将热咖啡放在凌霄手边,目光落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上:“我连夜做了纸星涂层的生物兼容性测试,发现了些奇怪的东西。” 她调出显微镜下的图像,那些原本用于增强反光的纳米颗粒,在接触到纸星内部的植物纤维后,竟自发排列成了 DNA 双螺旋的结构,“它们在自我复制,而且复制速度与光网的脉冲频率正相关。”
凌霄的手指悬在咖啡杯上方,蒸汽在他眼前氤氲成模糊的星云。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在手里的那张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画着同样的十九角星。当时他以为那是老人意识模糊时的涂鸦,现在才意识到,父亲研究了一辈子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或许早就发现了这串藏在宇宙心跳里的密码。
“把你的数据传过来。” 他突然开口,声音因长时间未进食而干涩,“我们需要重新校准光网的接收频率,刚才那串 SOS 信号不是求救,是坐标。”
当全球十亿纸星的光轨同时调整角度时,太平洋上空的电离层出现了罕见的极光。渔民们举着手机拍摄这一奇景,镜头里那些绿色的光带中,隐约浮现出巨大的几何图形,与猎户座的光环遥相呼应。凌霄站在实验室的天台上,看着超级纸星发出的光束穿透云层,在天幕上投射出父亲画过的十九角星,突然明白这场由孩子们发起的星际对话,早在三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父亲的墓碑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凌霄蹲下身,轻轻擦拭着碑上的名字,发现太阳能灯的底座上刻着一行极小的字:“光的速度是 30 万公里 / 秒,但思念可以更快。” 他想起去年清明时,自己曾对着墓碑抱怨研究遇到的瓶颈,现在才意识到,当时头顶掠过的那道流星,或许就是父亲从宇宙深处发来的回应。
实验室的警报声再次响起时,凌霄正在调试射电望远镜的接收参数。这次不再是模糊的脉冲,而是一段清晰的旋律,从猎户座的方向源源不断地传来。旋律由五个音符组成,重复循环,像摇篮曲般温柔。苏芮突然捂住嘴,眼眶瞬间红了 —— 这是她女儿在幼儿园学的第一首歌,被收录进超级纸星的声波数据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