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温以缇蒙冤与天下鸣不平(1 / 2)

大庆各地,总有些百姓只隐约听过“温以缇”这个名字,不知她是做过何事。

可当她的事迹顺着驿路传开来,连这些素未谋面的百姓,都忍不住叹息:“能真心为百姓做事的官本就少,何况是位女官?这样的人,才配当咱们的父母官啊!”

便是那些未曾受过温以缇恩惠的地方,当《知味小语》《疫中救民方略集》这些书流转而至,再听闻作者便是那位遭人陷害的温尚宫时,心中的拥护与敬佩也愈发浓烈。

他们或许不懂朝堂纷争,却分得清谁在办实事、谁在谋私利。

温以缇的好,早刻在了那些字里行间。

可最沸腾的,还要数西北之地,尤其是甘州。

这里是温以缇的“大本营”,是她曾踏遍山野、耗尽心血的地方。

当温以缇遭人陷害、昏迷不醒,连养济院都要被官员夺走的消息传到时,所有人都炸了。

先是城郊的农户放下锄头,往城里赶,再是市集的商贩关了铺子纷纷往衙门去。

连白发苍苍的老人,由孙儿搀扶着,一步步挪向衙署。

不多时,所有西北之地冯衙门外便挤满了人。声音因愤怒而发颤。

“没有温尚宫,西北人人早饿死了!”

有人拍着衙门前的石狮子,眼泪砸在地上:“养济院是温尚宫给我们留的活路,谁要抢,就是要我们的命!”

更有年轻后生振臂高呼:“要为温尚宫讨公道!要治那些奸臣的罪!”

呼声一波高过一波,连衙署的朱漆大门都似在颤动。

不仅是甘州,西北其他州县的百姓也闻风而动。有的自发组织起来,要往京城请愿。有的守在当地驿站,只求能把西北的心意传给朝廷。

他们没读过多少书,说不出华丽的话,却用最质朴的行动护着恩人。

温以缇护过他们的活路,如今,该他们护温以缇的公道了。

西北各州府的官员,本就看不惯京中那些势力为抢养济院、夺温以缇功绩争得头破血流,更不愿这股纷争扰了本地安宁。

毕竟,在温以缇的推动下,西北百姓日子好了,这份安稳,他们比谁都想护住。

于是,从府到州县的父母官,没有一个人想着拦消息。

他们连夜召集文书,将百姓请愿的盛况、温以缇旧功对西北的益处,一字一句写得明明白白,既不添半句虚言,也不漏半分细节。

装好奏疏的驿马,一匹接一匹从西北各府县出发,蹄声踏破晨雾、奔过驿道,速速递到正熙帝的御案前,递到朝堂之上。

声援从四面八方汇聚京城,赵锦年的反戈一击更让冯阁老一党颜面尽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