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四十四回:贡院血案惊闱场(2 / 2)
展昭飞身跃上枝头,却发现玉佩系在一张字条上:“欲知真相,子时到慈云寺钟楼。”字条落款是“科场冤魂”。
夜幕降临,包拯带着展昭、公孙策来到慈云寺。钟楼内烛火摇曳,供桌上摆着七盏青铜灯,每盏灯芯都缠着考生的头发。
公孙策查阅《礼记》后惊呼:“这是先秦时期的‘七灯引魂阵’,专为含冤而死之人招魂!”
突然,供桌轰然倒塌,露出地道入口。展昭持剑在前,众人顺着地道来到一间密室。墙壁上密密麻麻刻着人名,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钱三百贯”“良田十亩”等字样。
最醒目的位置写着主考官王大人的名字,后面跟着“夜明珠三颗”。
“好个科场舞弊的铁证!”包拯怒拍石壁,“这些举子用钱买通考官,篡改答卷。李焕发现真相后惨遭灭口,凶手还伪造自杀现场妄图蒙混过关!”
话音未落,密室突然剧烈晃动。展昭眼疾手快,将包拯和公孙策推出地道。
回头时,只见钟楼轰然倒塌,扬起的尘土中,一个黑影一闪而过,腰间银镖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正是盗墓贼常用的“鬼面镖”。
回到开封府,包拯连夜升堂。王大人见物证确凿,终于招供:“三年前西夏使团来访,他们用夜明珠贿赂我,让我在考生籍贯上做手脚……”他突然口吐白沫,倒地身亡。
“又一个服毒自尽的!”展昭懊恼不已。公孙策查验尸体后道:“此毒与李焕指甲中的防潮药同源,看来整个科场都被西夏人渗透了。”
包拯凝视着密室中拓印的名单,发现榜上有名的考生竟有半数来自西北边境。“他们借科举之名,安插西夏细作!”包拯重重拍案,“此案若不彻查,大宋危矣!”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已是寅时三刻。展昭忽然想起慈云寺密道中的青铜灯,惊觉灯芯数量与考生死亡人数相同。“大人,今日已是会试第三日,剩下的四盏灯……”
包拯猛然站起:“不好!贼人要用剩下的四盏灯继续行凶!”他披上官服,带着众人冲向贡院。
此时,考场内灯火通明,考生们正伏案疾书,丝毫不知危险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