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战争阴云(十三)(1 / 1)
柏林克虏伯工厂的试射场被晨雾笼罩,一挺马克沁机枪的枪管还在发烫,而靶场上的焦痕却远不如情报照片里的狰狞——那是联合帝国喷火机枪在鞍山测试时留下的痕迹,钢板靶上的熔洞边缘泛着琉璃般的光泽。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将照片摔在铁桌上,黄铜镜框的边角磕出凹陷:“陛下看到这个了吗?吴景明的喷火机枪不仅射速比我们快三成,火焰能把波斯湾的石油点燃,我们的水冷系统在这种高温下根本撑不住!”
站在一旁的威廉二世突然拔出佩剑,剑刃劈向报废的枪管,金属断裂的脆响惊飞了靶场的乌鸦:“1888年吴维金造出阎王机枪时,德意志的工程师还在改进毛瑟步枪;1890年法国人用它屠杀阿拉伯人时,我们的马克沁刚通过陆军验收;现在他们给机枪装上了火焰,克虏伯居然告诉我‘撑不住’?”他指向远处的鲁尔工业区,烟囱的浓烟与晨雾交织,“让鲁尔的机械厂停下所有订单,全力仿制!我要在下个月的军事演习上,看到德国版的‘烈焰阎王’!”
总参谋长小毛奇的手指在欧洲地图上划过,勒拿河的防线被红笔反复圈涂:“陛下,问题不在仿制速度。联合帝国已在勒拿河部署了二十挺喷火机枪,何彦升的机械化旅配合这种武器,三天就能突破我们的东线防御。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南洋党正和印度帝国的斯科特勋爵接触,苏曼愿意用机枪技术换波斯东部的棉花开采权——这会让英国在南亚的势力大增。”
“那就让他们换!”威廉二世的军靴碾过联合帝国的兵工厂分布图,“大卫·陈·斯坦利的海外党在鞍山有代理人,他传来消息,吴景明和北方党闹了矛盾——李光想独占机枪专利,吴氏家族却想和马克沁合作。给大卫发电,只要他能弄到喷火技术的燃料配方,德国就支持海外党垄断巴伐利亚的铅矿运输,再把‘巴黎’垃圾场的处理专利分他三成。”
外交大臣比洛的丝绸礼帽上还沾着巴黎的露水,他刚从法国外交部回来:“陛下,法国已联合俄国、英国向海牙法庭起诉,说联合帝国的喷火机枪‘违反人道主义’。保罗·康邦私下说,只要德国加入抗议,他们愿意让出摩洛哥的部分采矿权——这是牵制法国的好机会。”
“人道主义?”威廉二世突然大笑,金质头盔的羽饰扫过克虏伯的图纸,“1890年阿尔及利亚的2万具尸体,怎么没见他们谈人道主义?告诉比洛,德国‘关注’此事,但绝不会加入抗议——等我们的仿制机枪造出来,就让法国人看看,什么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给奥匈的康拉德发报,让他们在巴尔干制造事端,吸引联合帝国的注意力,好让我们的间谍趁机潜入鞍山兵工厂。”
维也纳霍夫堡宫的军事会议上,康拉德上将的手指重重按在波斯尼亚的防御图上,那里的要塞炮位置被换成了机枪掩体的符号:“德国人的意思很清楚,要我们在巴尔干当诱饵。但联合帝国的喷火机枪若真像情报说的那么厉害,塞尔维亚的游击队只要弄到一挺,就能把奥匈驻军赶出德里纳河。”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密函,火漆印上的双头鹰已有些模糊,“更麻烦的是,苏曼的南洋党代理人来过,说愿意用机枪技术换我们在亚得里亚海的航运特权——苏曼还说,这是‘南方党周伯宜默许的’,他们想借奥匈的手削弱北方党。”
外交大臣埃伦塔尔的羊皮手套轻轻敲击桌面:“将军可知,大卫·陈也派人来了?海外党愿意帮我们从克虏伯弄到仿制的机枪,条件是波黑的铜矿开采权——这群犹太人,连战争都想做买卖。”他望向窗外的多瑙河,货轮的汽笛声隐约传来,“老皇帝的意思是,两边都答应。先从南洋党手里弄一挺原型机,再让克虏伯仿制,等德国人和联合帝国斗起来,奥匈坐收渔利。”
柏林陆军部的档案馆里,档案员正在整理1890年阿尔及利亚战役的记录。泛黄的战报上,法国军官这样描述阎王机枪:“子弹像冰雹般落下,阿拉伯人的冲锋队列瞬间被撕开缺口,撤退时的尸体堆成了小山,河水都被染红了。”旁边贴着一张吴维金的肖像,照片里的东方人穿着西式西装,手里拿着机枪的零件图。
档案总监冯·施托伊本男爵将这些资料递给马克沁家族的代表珀西:“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吴氏家族的记录。吴维金当年曾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他的毕业论文就是《论机枪的连续射击原理》,导师是您父亲的老朋友——或许海勒姆先生还记得这个学生。”
珀西的手指抚过吴维金的签名,笔迹与海勒姆的早期手稿有几分相似:“男爵可知,我父亲当年说过,吴维金是‘最可怕的对手’——他能把东方的火药技术和西方的机械原理完美结合。现在他的孙子更厉害,居然想到用火焰增强机枪威力。”他突然压低声音,“大卫·陈说,吴景明对北方党独占专利很不满,只要德国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吴氏家族愿意脱离联合帝国的控制——这比仿制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