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少火与壮火(2 / 2)

就在这个时候,执业医师余石祥突然发问:“叶医生,关于主候中焦病证,我有一个疑问。通常来说,浮脉是主表证的脉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攻里,这样做是否合适呢?”

叶医生微笑着回答道:“实际上,在《伤寒论》中,浮脉既可以主表证,也可以主热证。主表证的浮脉具有以下特征:轻取即可得到脉象,按压时力量较小,举起时感觉有余,按压时则感觉不足,就像水上漂浮的木头一样。”

接着,叶医生进一步解释道:“而主热证的浮脉特征则是,轻取即可得到脉象,按压时脉象滑数有力。这是因为里热炽盛,鼓动气血,使得气盛血通,血脉贲张所导致的。不过,后世医家已经不再将这种主热的脉象称为浮脉了。”

“这样的脉证,提示是无形邪热干扰了中焦的斡旋功能,而导致中焦枢机不利,气机痞塞:治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

就在这个时候,陈伟杰突然伸出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叶青云的胳膊。

这一碰让叶青云有些猝不及防,他不禁愣了一下,然后转过头去,看着陈伟杰,疑惑地问道:“伟杰,怎么啦?”

陈伟杰微笑着解释道:“老师,您刚刚好像有点扯开话题了哦,我们之前讨论的是附子泻心汤呢。”

叶青云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他连忙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大家千万别介意啊,我刚才确实跑题了。”

一旁的夏新远等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相视一笑,不过他们并没有责怪叶青云的意思,反而觉得他这样的小失误反而让气氛更加轻松愉快了。

叶青云看到大家的反应,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继续说道:“好啦,咱们言归正传,来说说附子泻心汤吧。这味方剂是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加上炮附子组成的,在《伤寒论》中,它主要是用来治疗‘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这种病症的。简单来说呢,就是患者感觉胃脘部有胀满不适的感觉,同时又伴有怕冷和出汗的症状。”

叶青云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解释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患者体内既有火热邪气内盛的情况,又存在人体真阳虚弱的问题。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就需要用大黄、黄连来清热泻火,同时再加上炮附子来温阳散寒,这样才能达到平衡阴阳、消除病症的效果。”

“从表面看,这是一种不相协调的矛盾对立,阳盛则热,阳虚则寒,为什么阳虚能与热邪同存于一体之中?如果从上下水火阴阳既济系统来看,中焦气机不能斡旋于上下,固然能产生上热下寒的格局。”

“但是,如果从阳气与邪火的关系上来理解附子泻心汤证,似乎更能触及病变的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共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什么是少火?什么是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