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胁下有水气(1 / 2)

“老师,你讲的虽然是理,但实在是有点枯燥乏味啊!能不能给我们举个病例来说明一下呢?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陈伟杰满脸期待地凝视着叶青云。

叶青云先是与陈伟杰对视了一眼,然后慢慢地将目光转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当他注意到大家的眼神都和陈伟杰一样,便颔了一下首。

“好的,既然大家都希望通过病例来深入了解方剂的机理,那么我就以我曾经亲身经历的一个病例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话音未落,人群中立刻传来一阵热烈的回应:“好,好,太好了!”

“之前,我曾治疗过一个章姓病人,男,35岁,章某平素嗜好饮酒,常饮又多饮,日久之后,酒湿内伤,脾胃失运,中气不和,痰从中生,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而成心下痞满之证。”

“伴见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虽经多方治疗却难以起效。我认诊时患者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此属痰气交阻而成痞,我就是用半夏泻心汤。”

“章某服一剂,大便泻出白色黏液甚多,呕恶大减。再用一剂,章某痞、利俱消失。”

“首先,辨证时抓住心下痞而确定为泻心汤证;然后根据恶心呕吐及有嗜酒酿痰的病史而确立为痰气痞,所以服用半夏泻心汤后从大便泻出许多白色瘐涎而愈。”

这时候,主治医师彭翔杰道:“叶医生,我做了那么久的医生,我却从来没有听到病人说自己心下痞。”

叶青云听了彭翔杰的话,笑了。

“彭医生,当然啦,心下痞是一个医学术语,病人在叙述症状时往往诉说为胃脘堵塞,如有物内阻,严重者只能端坐而不能俯身,说白一点,心下痞的病人腹部总是柔软的,虽然个别病人亦会有按之疼痛的感觉,但决不像结胸证那样按之石硬,痛不可近。”

“极少数病人有时会在心下部位鼓起一小包,按之则消,抬手又起,这叫做气包,仍属于心下痞范畴。”

叶青云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地讲解着。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具体的病例。患者钟某,女性,45 岁。她患有心下痞满的症状,而且时不时地会在胃部隆起一个像鸡蛋大小的软包,按压时还会感到疼痛。同时,她的两胁下会发出鸣响,感觉很不舒服,嗳气频繁,口苦,食欲也明显下降。此外,她的面目还出现了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每天要拉三四次。舌苔白厚,脉象沉弦滑。”

叶青云环顾了一下教室,看着一众的医生们,然后问道:“大家来说说,针对这个病例,应该使用哪个泻心汤呢?”

科室里的医生们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中。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医生犹豫地举起手,轻声说道:“我觉得应该用生姜泻心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