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再怎么仿,它们始终是仿!(1 / 2)

清朝时期的一两,重量约37.3克,那时采用16两秤,一斤跟现在的500克也不一样,那时约为596.8克。

一两鸡窝银锭,看着跟成年男人的大拇指前端弯曲的指关节大小差不多。

这银锭,常顺看了下,是真的,不是一些摊位上售卖的那种灌铅的假货。

顾客在看过之后,跟摊主协商,以800元的价格将其买了下来。

之后就离开了这处地摊。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买银锭、银元宝,至于其它钱币、银元,并不购买。

“海哥,你说古玩地摊没真货,我发现这边连着的几处摊位好像都是售卖真货的!”

常顺往前逛着时,一道声音从身后响起。

“这下你承认了!他们是用机器在渣土场寻宝的?好眼力!这个你也看得出来吗?”

那道声音很快又传了出来。

他转过头往后看了一眼,发现是一名主播,这人年龄30岁左右。

他拿着一部手机正对着别人的地摊拍摄着。

“你有朋友也玩探测寻宝吗?原来如此!感谢海哥送的墨镜,感谢芸姐送的大啤酒,谢谢支持!”

30岁左右的男人接着又说道。

不过在这人来了之后,部分摊主就把他们摊位上摆放出来的一些东西用旧报纸之类的物品盖了起来。

如今这年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让玩,哪怕一些东西是仿品,被人注意上可能也会产生麻烦。

很多直播鉴宝,那些拿着东西找人鉴定的,翻车的都有不少。

甚至在这人走过一处地摊时,摊主直接不让他拍摄。

倒不是说有啥重要的东西,主要是人家够小心谨慎。

常顺没有跟着这名开直播的人一起走,对方在每处摊位停留的时间都不长,也就几秒钟而已。

“强子,刚才你为啥那么坚决不让对方拍摄?你摊位上不就是几件仿品青铜制品吗?”

直播的人走远后,一名地摊老板对另外一名摊主说道。

“我们自然知道它们是仿品,但别人并不一定知道,要是被人举报说是真的,会比较麻烦,很耽误时间。

另外万一整顿古玩行业,搞一次严打…………”

被称之为强子的摊主说道。

“你想多了,严打肯定是不会严打的,也不可能严打,还记得16年吗?那时候不是风声鹤唳,到后来最终还是没有进行。”

先前那名摊主道。

提到16年的“严打”事件,这些常顺也知道,据说起因于“张献忠”的江口沉船宝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