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只要喜欢,新的、老的,其实区别不大(2 / 2)
对于这个类别,又有很多的细分,比如说:
照片、书籍、字画、票据、奖证等。
这些年下来,单单只是照片、相册,他收藏的就有满满的16大箱子,具体数量他没数,估计不低于30万张。
期间出售、捐赠、送人、跟别人以物易物也有一些。
照片从清末民国时期,到2000年以后的都有,品种齐全。
这些,是他所有收藏品里面数量最多的。
当然,以前瓷片的数量也多,不过在15年的时候,那时有一位大玩家需要瓷片,给出的价格也不错,加上那些东西放在家里太占地方,他就把它们大批量的处理了一次。
后来又弄到过一些、出售过一部分,现在依然还有一部分。
瓷片这种东西,只要去户外渣土场寻找,总能找到,不是稀罕物。
金属类的物件,常顺主要是收藏了一些比较少见的花钱、一些银元、银锭、一些从拆迁区收购或者逛古玩地摊遇到的冷兵器。
木制品,主要是民俗类。
当然,这种民俗类也不是地摊上常见的品种,要么材质很好,要么各有特色。
瓷器类,大多是一些瓷人、动物,这些年,但凡遇到的瓷人,他售卖的很少,大多数都保留着。
对于瓷人、动物,常顺也不局限于年代。
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他都收藏。
相对于那些真正的藏品,从拆迁区收购的近现代版瓷人、动物反而数量更多。
也不是说现代的东西就不值钱,那些限量版,比古代的价值更大。
对于他现在的思维模式来说,已经不局限于年代,也不限于只收藏古玩。
只要喜欢,新的、老的,其实区别不大,本质上都是一件东西。
而古玩之所以值钱,本质上还是人炒作的结果,特别是老一辈的人,玩家众多。
如今的年代,年轻人都不玩这个了,什么古玩不古玩的,以后变得一文不值都有可能。
任你价值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还得卖出去了才是钱。
也就是说得要有人接盘,没有人接这个盘子,价值再大的东西,它们也只是东西,跟普通物件没区别。
不过常顺自己喜欢的、不打算售卖的东西,它们值不值钱无所谓,反正他也不打算卖掉。
石头类,他把它们都放在了外面,主要是那些石础、石盆、石槽、狮子、门墩、磨盘、碾子、石臼之类的石器。
这些很普通、价值也不大,但它们却不容易坏掉,可以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