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浣熊人的故事(5)(2 / 2)
尼尔斯卡让大家把噩梦画在洞穴的岩壁上,那些扭曲的线条渐渐变成了狩猎的场景、播种的仪式、幼崽的成长——恐惧在创作中被稀释,变成了族群共同的记忆。
变化是从第五个春天开始的。
那年雨水格外充沛,森林里长出了从未见过的巨型蕨类植物,树干粗得需要两只浣熊人才能合抱。
年轻的猎手们发现,攀爬这些蕨类时,爪子会不自觉地弹出半寸长的骨刺,这让它们能在垂直的树干上如履平地。
更奇怪的是,当月光洒满河谷时,有些浣熊人会突然对着月亮发出低沉的嘶吼,那声音里带着原始的兴奋,完全不像平时温和的语调。
"这是我们的一部分。"尼尔斯卡站在篝火旁,看着族人们在月光下奔跑。它们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跃过三米宽的溪流时,身体会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尾巴像舵一样调整着平衡。
"我们不必像人类那样行走,"它举起前爪,展示着那些在狩猎中磨得发亮的爪尖,"泥土里的根须,树皮上的纹路,风里的气味——这些才是我们该记住的。"
族群开始在森林里开辟狩猎路径,用石块和树枝标记出最适合伏击的地点。
它们发现浣熊的本能与FEV病毒带来的智慧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惊人的狩猎技巧:年轻的浣熊人会爬上最高的树冠,用尾巴拍打树叶发出声响,把猎物赶到预设的陷阱;
年长的则在地面挖掘伪装的深坑,坑底铺满削尖的木刺;最聪明的几只学会了用藤蔓制作套索,能精准地套住奔跑中的鹿腿。
编号56的浣熊人是最出色的猎手。它的前爪能感知到地下十厘米处的震动,这让它总能提前发现藏在洞穴里的野兔。
有一次它在追踪一头黑熊时,故意把血迹引向布满变异毒藤的峡谷,当黑熊被藤蔓缠住时,它跳上岩石,用削尖的石矛精准地刺入黑熊的眼睛。那柄石矛现在挂在洞穴的主厅里,矛尖上还残留着深褐色的血迹。
也是在这一年,浣熊人们在整理从闪光之地带出来的物资时,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金属箱。
箱子里装着12张全息磁盘和一台还能勉强启动的便携式终端。全息磁盘上记载着西特克基地的研究日志和大部分的生产技术,其中一张磁盘里详细记录了FEV病毒对生物大脑的影响——"病毒在摧毁部分神经系统的同时,会强化动物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对危险的预判"。
终端里储存着更多的知识。当尼尔斯卡用沾着唾液的手指按下开机键时,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人类的建筑图纸、种植指南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