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浣熊人的故事(6)(2 / 2)
这种互助精神渗透在斯兰特生活的每个角落。高层居民教地底居民辨认远处的炊烟,地底居民则教地表同伴如何从岩石纹理判断地震;年轻猎手向长老学习追踪足迹,孩子们则在两种生存技能间自由选择——喜欢阳光的跟着大人爬树了望,偏爱黑暗的钻进地洞学习设置机关。
尼尔斯卡曾在议事厅里说:"大地和天空本就是一体,就像我们的爪子既能握枪,也能挖洞。"
族群的规矩写在议事厅的石壁上,用斯兰特语的楔形文字刻就。最显眼的那条占了整整一面墙:"同族之血不可染刃,除非罪行在前。"
下面刻着十三枚爪印,分别代表尼尔斯卡与十二位长老的见证。这规矩从不是束缚——每月月圆夜的比武大会上,斯兰特们会用涂满树胶的藤条决斗,直到一方认输为止。
编号36的儿子曾在决斗中打断肋骨,第二天却拄着拐杖去帮对手修补屋顶,这种带着伤痕的友谊,比任何训诫都更能诠释规矩的真谛。
财产公有是刻在血脉里的习惯。猎手带回的猎物会先分给幼崽和长老,剩下的才按劳力分配;地底居民挖掘的储藏室,钥匙由六位地底长老共同保管;就连那台珍贵的终端,也轮流由高层与地底的年轻者学习。
有次编号56在沙漠发现一箱罐头,整整四十罐肉干,它却背着箱子走了三天三夜带回地穴,分食时只多拿了一块——那是给失明的老母亲留的。
所有关于"家"的事务,都要向首席会议报告。
编号28想在地表加盖房屋,带着黏土样本和设计图参加议事;地底居民计划拓宽育儿室,会捧着岩层标本说明可行性。
尼尔斯卡总能从两种视角提出建议:"屋顶要朝东南倾斜,避开暴雨风向,"它对编号28说,又转向地底居民,"育儿室的岩壁要镶嵌三层苔藓,既保暖又能吸音。"
2108年的那场冲突,成了唯一一次打破和谐的裂痕。初夏的暴雨连下了七天,地表的房屋漏得厉害,两位年轻的高层居民为争夺唯一干燥的储藏室打了起来。
编号41的前爪被石块砸得血肉模糊,编号67的耳朵被撕下一小块,绿色的血液溅在堆放的玉米上,像极了核爆时的血沫。
尼尔斯卡把它们带到议事厅,所有族人围站在石壁前。"看看这规矩,"老首领指着"同族之血不可染刃"的刻字,声音透过空心树干传遍地穴,"暴雨能淋湿我们的皮毛,却不能浇灭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