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一切要从一车春笋说起(2 / 2)

修路的意愿和契约的签订可以形成利益捆绑。

但村民的反应让郑则产生了一瞬的犹豫。

他的犹豫并非是放弃修路,而是犹豫这个决定对他的收货生意是否真的正确。

负责修一条路对于年轻的郑则来说,实在是太大的一件事。

周舟苦恼自己没办法帮到郑则,就哄劝他去找爹爹帮忙,“爹爹会给你答案。”

周爹点头:“就是为了钱。”

他敲敲桌子震声说道:“既然你疑惑,阿爹就明确告诉你,这事儿能做,这事儿正确。”

根据郑则所描述三个村子的情况,周爹把他提出是否能换个村子修路的想法驳回。反问道:“你是觉得樵歌沟村民难缠,还是觉得另外两个村子笋干价值更高,才想换?”

“两者都有。”

郑则收笋干几乎花光了积攒的银钱,但由此他也摸清了三个村子的笋干出货量。

圪节村位处两山之间,土地贫瘠村子两边是绵延的竹林,他们村收到的笋干最多,该村地势高,村民爬坡不易,他们也需要修路。

周爹按照郑则的描述在纸张上划出三个村子的大概地形,“是这样吗?”

郑则点头说是。

“只看到明雷,没瞧见暗礁,才会产生另外两个村子修路更容易的错觉。”

临泉村本来有路,但村口巨石林立、拐弯狭窄众多,牛车勉强进入但实在考验人畜耐力,如果要修路,除非绕开这一处改道修路,否则不论是拓宽道路还是弯路改直,凿壁破石,这路没个一年半载修不成。

“且临泉村不信任外人,签契约对别村子来说是保障,于他们而言可能是威胁,村里孩子出过事,与他们做生意还得祈祷村里小孩不出意外,否则第一个怪的就是你。”

周爹指着弯弯绕绕的墨痕,说:“村子易守难攻,若真的闹翻了,就算有官府的红印见证你也讨不着好。”

这番话,竟和周舟那日进村无意说的那句话“全军覆没还走不到村里”应和了。

郑则闻言叹了口气,做生意竟是这么难吗,他手肘撑在圆桌上指指圪节村问:“阿爹,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