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技术科的事情我说了算(1 / 2)

说着,沈良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分解图,把原本复杂的结晶器分解成了几个相对简单的部件。

“这样设计的话,我们现有的设备基本上都能够胜任。”张师傅仔细看了看图纸,点头道,“虽然会增加装配的复杂度,但确实可行。”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三个老师傅从最初的怀疑,逐渐变成了兴奋。他们发现,沈良的设计不仅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在实际操作层面也考虑得很周全。

“沈工,你这个方案如果真能实现,那可是要轰动整个冶金行业啊。”老李感慨地说道。

“不只是冶金行业。”沈良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如果我们能够自主研发出连铸机,就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外汇。”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王师傅迫不及待地问道。

“现在就开始。”沈良看了看表,“明天开始,我们先做一个小型的试验模型,验证核心技术的可行性。”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李专家走了进来。他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图纸,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沈工,你们这是在搞什么?”李专家的语气很不友善。

“李专家,我们在讨论连铸技术。”沈良平静地回答。

“连铸技术?”李专家冷笑一声,“就凭你们几个,也想搞连铸机?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个老师傅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被这样当面讽刺,心里当然不舒服。

“李专家,有什么问题吗?”沈良的语气依然很平和。

“问题?问题大了去了!”李专家指着黑板上的图纸,“连铸技术是高精尖技术,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支撑。你们这种土法上马的搞法,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办?”沈良反问道。

“当然是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李专家义正辞严地说道,“首先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然后进行小试、中试,最后才能进行工业化应用。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五到十年?”王师傅忍不住了,“那等你们研究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李专家脸色一变:“你一个普通工人,懂什么叫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不是儿戏,必须要严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