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说明我们的眼光没错(1 / 2)
第二天一早,沈良刚走进厂门,就被传达室的老张叫住了。
“小沈,昨天晚上有人找你,说是钢研院的专家。”老张递过一张纸条,“留了个电话,说让你有空回个话。”
沈良接过纸条一看,眉头微微一皱。
纸条上写着:李建国,钢研院材料工程师,有要事相商。
钢研院?沈良心中暗思,这个时候钢研院的人找自己干什么?难道是炼钢炉改造的事情传出去了?
“什么时候来的?”沈良问。
“昨天下午六点多,你刚走没一会儿。那人问了半天你的情况,还特意打听你最近在搞什么研究。”老张压低声音,“我看那人挺着急的样子。”
沈良点点头,收起纸条往技术科走去。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激烈的争论声。
“绝对不可能!连铸技术那是什么级别的技术?就凭一个技术员?”
“可是昨天的试验我们都看到了,那确实是连铸工艺…”
“那顶多是个玩具!真正的连铸设备涉及几十个技术难点,光是冷却系统就够你研究十年的!”
沈良推门进去,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赵工程师坐在办公桌后面,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旁边站着几个技术员,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小沈来了。”赵工程师皮笑肉不笑地说,“听说你昨天搞了个小发明?”
“只是个简单的模型试验。”沈良淡淡地回答,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模型试验?”赵工程师站起身,走到沈良面前,“我听说你声称那是连铸技术?知不知道什么叫连铸?那可是国际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出。谁都看得出来,赵工程师这是要发难了。
“我当然知道什么是连铸。”沈良抬起头,看着赵工程师,“连续铸造技术,liquid steel直接浇注到水冷结晶器中,边冷却边拉坯,实现钢水到钢坯的连续转换。比传统模铸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耗低。”
赵工程师愣了一下,没想到沈良能说得这么专业。
“说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他冷笑一声,“那你告诉我,结晶器的振动参数怎么控制?二冷区的喷水制度怎么设计?拉坯速度和冷却强度怎么匹配?”
沈良站起身,迎着赵工程师的目光:“结晶器振动频率通常在60-200次每分钟,振幅2-6毫米,具体参数要根据钢种和断面尺寸确定。二冷区采用分段控制,一般分为三到五段,每段的水量和水压都要精确控制。至于拉坯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