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钢材的成分检测报告(2 / 2)
随着沈良对一个个技术细节的详细解答,台下的质疑声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技术讨论。
一个从兄弟厂来的工程师站起来说:“沈工,你的这套方案确实很有创新性。特别是这个简化的结晶器设计,如果真能实现,对我们这些中小钢厂来说意义重大。”
“没错,”另一个技术员附和道,“进口设备动辄几百万,我们根本买不起。如果能用这种土办法搞出来,那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老马的脸色有些松动,但还是固执地说:“说得再好,也得做出来才算数。万一做出来的东西不能用,这八万块钱就打水漂了。”
沈良走到老马面前,诚恳地说:“马师傅,您的担心我理解。这样吧,如果试验失败,这八万元的损失我个人承担。”
会场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没想到沈良会说出这样的话。
刘大海急忙说道:“沈工,这怎么行?八万块钱不是小数目。”
“我既然敢提出这个方案,就有信心做成功。”沈良的声音很坚定,“而且,即使万一失败了,我们也能从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次成功打下基础。”
老马愣了愣,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敢下这么大的赌注。他重新仔细看了看图纸,发现沈良的设计确实有很多巧妙的地方。
“好小子,有魄力。”老马终于点了点头,“既然你敢拿自己的钱做担保,我老马也不能泼冷水。不过我有个条件,试验机的制造我要全程参与,你不能有任何隐瞒。”
“当然没问题。”沈良伸出手,“马师傅,我们合作愉快。”
老马握住沈良的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你这小子,倒是比我想象的有种。”
会场里响起了掌声。技术交流会开了三个多小时,最后以通过试制连铸机方案而结束。
散会后,几个技术员围着沈良继续讨论技术细节。小李兴奋地说:“沈工,您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把老马都说服了。”
“老马师傅其实是个很负责任的人,他的质疑都很有价值。”沈良收拾着图纸,“有了他的参与,这个项目的成功把握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