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一定是有什么猫腻(1 / 2)

沈良心中冷笑,看来赵工程师这招还真是毒辣。

请来省里的专家,名义上是指导,实际上就是来踩他的。

“两位专家远道而来,辛苦了。”沈良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应对,“不知道两位对我的设计有什么指教?”

马建军推了推眼镜,拿起桌上的一张图纸:“这个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就有问题。你看这个流量计算,完全没有考虑到热交换效率,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冷却效果。”

陈志强也凑过来:“还有这个结晶器的尺寸设计,明显偏小了。我们院里做过实验,这个规格根本承受不住高温钢水的冲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沈良的设计批得一文不值。赵工程师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得意。

“你们说得对。”沈良出人意料地点了点头。

赵工程师一愣,没想到沈良这么快就认输了。马建军和陈志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知错能改就好,年轻人嘛,有想法是对的,但是技术这东西不是靠想象就能搞出来的。”马建军语重心长地说。

“是啊,”沈良慢悠悠地说,“所以我准备了好几套方案。刚才你们看的只是其中最保守的一套。”

说着,沈良从抽屉里拿出另一叠图纸:“这是我的主力方案,采用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技术思路。”

马建军和陈志强接过图纸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这套设计图的精细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最细微的工艺参数都考虑在内。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这套设计采用了一些他们闻所未闻的技术理念。

“这个…这个热传递计算公式是哪里来的?”马建军声音有些颤抖。

“这个结晶器的设计…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结构。”陈志强也呆住了。

沈良淡淡一笑:“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两位专家觉得怎么样?”

马建军拿着图纸的手在微微发抖。

作为省冶金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套设计的先进性。

这种技术水平,别说是一个钢铁厂的技术员,就连他们院里最顶尖的专家都未必能达到。

“这…这怎么可能?”陈志强结结巴巴地说,“这种设计理念至少领先现有技术十年!”

赵工程师凑过来看了一眼,虽然他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从两个专家的表情就能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