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一定是有什么猫腻(2 / 2)
“一定是抄袭的!”赵工程师急了,“沈良,你老实交代,这些图纸是从哪里弄来的?”
沈良冷眼看着他:“赵工程师,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我在这里画了五天五夜,厂里多少人都看见了。再说,我要是能抄袭,我抄谁去?全世界有这种技术吗?”
马建军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沈同志,你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热平衡算法吗?我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推导。一个个公式在他手下飞快地出现,每一步都有理有据,逻辑严密。
“这里的关键是要理解钢水在结晶过程中的相变热释放规律,”沈良边写边解释,“传统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显热,忽略了相变热的动态变化。我这个算法引入了时间因子,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冷却速度。”
马建军听得目瞪口呆。这种理论深度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还有这个结晶器的设计,”沈良继续说,“采用分段冷却的思路,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冷却强度,这样既能保证钢水的凝固质量,又能降低设备的复杂程度。”
陈志强咽了口唾沫:“这种设计思路…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赵工程师看着两个专家震惊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他原本以为请来省里的专家能够轻松打败沈良,没想到反而让沈良大放异彩。
“沈同志,”马建军放下图纸,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我必须向你道歉。刚才的态度是我们不对。这套设计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高,我们院里确实没有人能达到这种程度。”
陈志强也点了点头:“如果这套方案能够成功,绝对是中国冶金行业的重大突破。”
沈良淡淡一笑:“两位专家过奖了。不过我确实遇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难题,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指导。”
“你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马建军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主要是设备制造方面,”沈良说,“有些关键部件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工艺,我们厂里的条件有限。”
“这个好解决,”陈志强立即表态,“我们院里有专门的实验工厂,可以协助你们制造关键部件。”
“还有就是一些理论验证,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我们院里有完整的实验设备,随时可以为你们提供服务。”马建军抢着说道。
赵工程师站在旁边,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他原本想借这两个专家的手打击沈良,没想到反而让沈良得到了更多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