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找不出反驳的理由(2 / 2)

“那就是了,”沈良继续说道,“既然都有风险,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的方案呢?而且我的修补方法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有充分理论依据的。”

王德昌脸色涨红:“理论归理论,实践是另一回事!你一个年轻人,工作才几个月,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解决这么复杂的技术问题?”

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其他围观的工人都不敢说话,生怕卷入这场技术争论中。

李雯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为沈良辩护:“王工,沈良同志在技术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刚才找出事故原因的过程大家都看到了。”

“那只是运气好罢了,”王德昌不屑地摆摆手,“真正的技术工作需要的是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不是靠一时的灵感。”

沈良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种争论继续下去没有意义。在这个年代,权威和资历往往比创新更受重视,但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最佳的修复机会被错过。

“这样吧,”沈良突然说道,“我们可以做个折中的安排。”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他的提议。

“给我三天时间,让我先制作一个小型的试验模块,在实验炉上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效果不理想,我们立即采用王工建议的标准程序。但如果测试成功,就按照我的方案进行修复。”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刘建国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妥协方案,既给了创新的机会,也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王德昌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毕竟小规模测试的风险是可控的。

“好,就这么办,”刘建国最终拍板,“小沈,三天时间够吗?”

“够了,”沈良坚定地点点头,“我需要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和一个小型试验炉。”

老张立即表态:“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王德昌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说完,他甩袖而去,留下其他人面面相觑。

李雯走到沈良身边,小声问道:“你真的有把握吗?”

沈良看着远去的王德昌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有没有把握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去尝试。如果我们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创新,那中国的工业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接下来的三天里,沈良几乎没有离开过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