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温度下降正常(2 / 2)

沈良跟着王德富来到连铸机主体旁边。一个巨大的钢铁框架已经初具雏形,各种管道、阀门错综复杂地布置在上面。

“这个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怎么样?”

“我按照图纸要求,每个冷却回路都装了流量计。”王德富指着几个仪表,“但是压力有点不够,可能需要加个增压泵。”

又是一个新问题。沈良感觉头都大了。

搞工程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又冒出新问题。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更是处处掣肘。

“增压泵有现成的吗?”

“库房里有一台旧的,但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先拿过来试试。”

王德富立刻安排人去库房搬设备。

沈良环视整个车间,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尽管困难重重,但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坚定。

这种氛围让他想起了后世那些创业公司,同样的激情,同样的拼劲。

只不过,他们现在要攻克的,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短板。

“沈组长!”李明华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牵引辊加工完成了!”

沈良赶紧走过去查看。

李明华手里捧着一根精致的钢辊,表面光滑如镜,尺寸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怎么这么快?”

李明华咧嘴一笑:“我找了几个师傅帮忙,大家轮流上阵,不停机作业。”

沈良接过钢辊,仔细检查了一遍。无论是尺寸精度还是表面质量,都堪称完美。

“干得漂亮!”他由衷地夸赞道。

这时候,张建国也完成了结晶器的加工。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铜制容器,实际上是整个连铸系统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

沈良拿着游标卡尺,逐一测量每个关键尺寸。

壁厚:8.2毫米,误差0.1毫米。

内腔尺寸:150×150毫米,误差不超过0.05毫米。

冷却水道:直径8毫米,分布均匀。

所有参数都在公差范围内!

“张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沈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张建国擦了擦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我这辈子加工过精度要求最高的工件,也算是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