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2章 偶遇(1 / 2)

温彦博嘴里的疏于管教是顺着皇帝的话音说的。

他们温氏三兄弟共生有七子,温彦将的长子温瓒早年在河南为官,殁于战乱,温彦将痛失爱子,悲伤过度,是其亡故的主要原因。

其余六人都已成年,并陆续入仕,如今有三人在京师为官,温彦博因为要避嫌,所以两个儿子都在外面熬资历。

兄长温彦弘家的是独子,一直留在京师,同时他也是当世家族传统意义上的嫡长子,将来温氏家主的第一人选。

如今在工部任职,本人不是无能之人,再有叔父照看提携,前程一片大好。

温彦将虽然故去,可他当年一直留在老家,所以儿子最多,育有四子,长子早亡,还剩下三个。

除了一位自小体弱多病,留在晋阳为官之外,其余二人都被两位伯父召来了京师照顾,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

虽说温氏的第四代都还小,却也显露出了家门人丁兴旺的征兆。

按照温彦弘和温彦博兄弟两个的打算,将来孙子辈的要和京师的各大世族联姻,彻底奠定温氏在关西的根基。

李破琢磨温氏的藏书,他是皇帝不是强盗,自然会给予相应的回报,有来有往才是正经的处世之道嘛。

“温大雅就一个儿子吧?据说才学还不错?”

“是的,大兄家中只一独子,言传身教之下,倒也可堪一用。”

李破,“让他去中书听用吧……”

李破这个时候就觉着温氏的小辈不是生的太早就是生的太晚,不然赐婚就很便宜,既风光也简单。

皇家虽然还不太兴旺,没什么人,可杨氏那边人多啊……

“既然学而得法,可为皇子师,去宗府报备一下,以后给皇子皇女们讲学也算合适。

温大雅好像有个孙儿年纪正好,荫云骑尉,到宫中给皇子伴读吧。

那两个年长些的,还有你家的长孙,都去秦王府听用。”

见温彦博要张嘴说话,李破紧着道:“差不多就行了啊,朕只向你家讨了些书本,可没要谁的命,莫要得寸进尺。”

大喜之下刚想谢恩的温彦博嘴角抽动,心说您从哪看出咱要得寸进尺的?咱温大临是那种不要脸面的人吗?

其实李破确实很厚道了,把温氏的儿孙差不多都给安排明白了,非常密切的聚拢在了皇家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