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三魂七魄,众生宏愿,阴神法念(2 / 2)

对于求仙类超凡体系中的各种基本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正是他的首要目的。

尤其是“魂魄”这一“鬼仙阴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更是他最为关注最为重视的核心概念。

……

何为魂魄?

有古经云:“身有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有古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有古经云:“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

亦有古经云:“魂魄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气之神为魂,附形之灵为魄。”

还有古经云:“心之精爽,是谓魂魄。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

……

除此之外,各种求仙类超凡体系中,还有所谓“阳魂阴魄”,“三魂七魄”,“荒神凶魄”之说。

依照黄道育这么多年实修实证的经验来看,所谓“魂魄”概念。

其实与浅层无限星辰海中,绝大多数智慧生命认识中的“精神意识海”概念,指向的是同一事物。

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指向的是生命本质的同一类核心存在要素。

也即表征生命体本真自我的思维意志的真正载体。

如果用“你的物质躯体是不是你?”这个问题,去询问智慧生命体。

绝大多数的智慧生命体,经过审慎的思考之后。

给出的答案,大概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在大部分的智慧生命体的自我认识中,物质形体并不是“我”的本质。

寄存在物质形体中的,以自我认知为核心的思维认识,才是所谓的“我”。

除了完全否认原始灵性存在,奉行“无因”理论的文明实体之外。

在绝大多数的智慧生命体认识中,都倾向于认为所谓“精神意识海”,也即所谓“魂魄”,指代的才是这个本质的“我”。

基于这个“我”,生命体才能具备和表现出干涉变动力。

换而言之,“精神意识海”,或者说“魂魄”,才是生命最初诞生,以及之后存续的本质。

建立在【三空三见论】基础上的一切观想法门,冥想法门,也都是建立在“精神意识海”的基础上。

《灵柩阴神法》炼神类的鬼仙法门,修行之初,就是从入静观想,感应自身的三魂七魄入手起步。

感应到自身三魂七魄之后,便需要观想构造“灵柩”。

等到“灵柩”成型,方可牵引吸收炼化自身契合的各类死、灭、亡、怨、愤、恨、等等阴属性的超凡要素。

然后由低到高,由弱到强,一步一步洗练纯化三魂七魄,直到蜕变分离出第一个纯粹念头为止。

由这第一个纯粹念头,便能衍生出《灵柩阴神法》的最基本超凡力量——阴神法念。

《灵柩阴神法》的具体修行次第,在前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围绕着蜕变纯粹念头,衍生阴神法念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