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贾坎德邦:古国余音,钢铁森林(2 / 2)

我问她:“你以后想做什么?”

她眼神坚定得像钉子:“我要做工程师,修一条雨季不会塌的路。”

我转过头,怕她看到我湿润的眼眶。这片土地,并不缺梦想,而是缺把梦想送达的桥梁。而教育,就是那一条还在打地基的长桥。

可另一头的街头,则是另一种现实。我在郊区看到一群少年在电缆堆里剥铜线,每公斤卖3卢比。

我问一个叫沙鲁克的男孩:“你不想读书?”

他说:“我妈肺不好,我不干活,她就没药吃。”

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两个世界的剧烈拉扯——希望和生存,在同一块土地上,却像两条彼此遥望却无法相拥的铁轨。

我搭乘一趟穿越南部山林的慢速列车。森林密布,绿意如潮。铁轨在群山间蜿蜒,像是一支沉默的长笛,在奏着无人能听清的低音旋律。

一位老者坐在我旁边,抱着萨兰吉,低声弹唱。

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懂那种哀愁。那旋律,像是在替整片山林说话,也像是在呼唤那些逐渐消失的族谱与神话。

我问他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他说:“唱的是山神与猎人的誓言——只要山还在,族人就不走。”

我久久不语。风从窗外灌进来,卷起车厢一角的旧布帘,也卷起我心中一层层回音。

贾坎德的最后一站,是东部边境。我来到一条无名小路,它穿过一段茂林,抵达与西孟加拉的分界。

在一间路边茶摊,我遇到了一位老者。他曾因家乡被征地修铁轨而迁至此处谋生,如今靠做茶水与小吃维生。

我问他还想不想回老家。

他沉默半晌,轻声说:“回不去了,厂子盖起来了,只剩下地底的声音还记得我们。”

那晚下起了雨。雨点落在铁皮屋顶上,敲出断断续续的鼓点,如同这片土地失散的节奏。

我坐在角落,写下:

贾坎德,

是铁与林交织出的低音线,

是沉默中不愿屈服的心跳。

在每一口矿井、每一棵断树、每一个迁徙者的背影中,

都藏着不屈、不舍、不可替代的土地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