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没病历的病人(2 / 2)

是母亲的笔迹。

工整、克制,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冷静。

“归墟计划启动于1987年,目标是构建一个可编辑的意识场域,通过‘自愿抹除’高波动个体,维持现实稳定。他们称我为‘第44单元原型体’——不是编号,是原型。我的意识结构可作为锚点,承载他人人格的完整重构。他们说,只要我进入深度休眠,我的孩子就能以‘完整人格’重生……代价是,全世界都将忘记我存在过。”

吴悦屏住呼吸,一页页翻看。

记录持续了整整三年,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意识剥离的技术路径,以及她如何在每一次“断连”后仍试图留下痕迹——比如在香料中混入微量共振晶体,比如在病历上用铅笔写下只有特定角度才能显现的暗码。

直到最后一页。

纸张被粗暴撕去大半,残角上仅剩几行字:

“……如果他还记得火光,就说明我成功了。告诉他,我不是死于那天,我是替他死在了之前。他们以为删除的是我,但他们忘了——意识不会消失,只会迁移。我在循环里等他。只要他还写,我就还在。”

吴悦猛地抬头。

顾尘已经走到监护仪前。

屏幕依旧漆黑,但在他靠近的瞬间,一点绿光悄然亮起。

波形开始跳动——微弱,但稳定。

一条细线在屏幕上左右摆动,勾勒出心跳的节奏。

顾尘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腕,脉搏频率与那波形完全一致。

“不是机器在记录她。”他声音极轻,像怕惊醒什么,“是她在维持我。”

空气骤然变冷。

药香忽然浓郁了一瞬,随即消散。

顾尘缓缓后退半步,手指抚过监护仪的电极接口。

金属触点泛着陈旧的光泽,上面残留着干涸的导电凝胶痕迹——像是二十年来,从未真正断开过连接。

吴悦站到他身旁,声音微颤:“她还在……是不是?”

顾尘没有回答。

他只是伸手,将那本无字笔记紧紧抱入怀中,仿佛抱住的是母亲最后的呼吸。

远处,风穿过断裂的通风管,发出一声悠长的鸣响。

像是一句未完的叮嘱。

而在这寂静之中,顾尘终于抬起手,轻轻按在胸口——那里,怀表残壳正微微发烫,第二片灰烬尚未冷却。

灯光熄灭的瞬间,密室陷入一片漆黑。

唯有那台老式监护仪的屏幕,在最后一次闪烁后彻底沉寂,像一口封死的井,吞尽了最后一点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