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集:渡口边的新船票(2 / 2)

苏家的货船在渡口停了三天。

这三天里,新船票的木棚前吵了好几回。先是卖菜的陈婶子想赊张票去城里看闺女,被售票员怼得抹着眼泪回来;接着是卖柴的老周,说钱没带够,想先欠着,被那后生指着木牌说“认字不?”。

王老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像堵了块湿棉絮,闷得发慌。他去找苏明远,见他正坐在船头,手里拿着那本账簿,对着阳光翻看。

“明远,你说咱这老法子,是不是真的不合时宜了?”王老四蹲在他旁边,从烟袋里捏出一撮烟丝,“你看人家,票一卖,钱一清,多利索。咱这账,欠着欠着,万一……”

“四叔,”苏明远合上书,看着他,“您还记得二十年前那场大水不?”

王老四愣了一下,点了点头。那年江水倒灌,淹了大半个镇子,他家的船也被冲得没了踪影。是苏老爷子把他接到家里,管吃管住,还拿出积蓄给他重新造了艘船。

“那会儿我爹刚接手家里的生意,好多人劝他,说灾年里钱得攥紧了。”苏明远望着江水,声音轻得像风,“可他说,水会退,日子还得过,人不能在难处的时候,连个指望都没有。”

他翻开账簿,指着其中一页:“您看这个,赵老五,十年前欠了五吊钱,说是儿子要去城里读书,家里实在凑不齐。后来他每年都来还一点,去年终于还清了,还多给了两斤红糖,说‘苏家人的情分,比船钱重’。”

王老四看着那行字,赵老五憨厚的笑脸在眼前晃了晃。他想起那年赵老五的儿子考上大学,是苏明远亲自撑船送他去的县城,船钱一分没收,还塞了个红包。

“可现在不一样了。”王老四叹了口气,“年轻人都讲规矩,讲效率,咱这……”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苏明远把账簿放进木匣,锁好,“四叔,您记着,船运的是货,载的是人。人心里舒坦了,路才好走。”

正说着,码头那边传来一阵喧哗。王老四抬头,看见一个穿补丁衣裳的后生背着个包袱,正跟售票员争执。那后生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毛票,不住地鞠躬。

“同志,通融通融吧,我娘病得厉害,等着去城里抓药,就差五毛钱……”

“差一分都不行!”售票员板着脸,“规定就是规定,谁来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