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通婚风波(1 / 1)

827 章:通婚风波(蒙古女子的南嫁困境)(至元四十二年?扬州盐商巷)

扬州盐商巷的青石板路被秋雨打湿,泛着油光。阿勒坦扶着门框打量巷口的牌坊,皮袍下摆沾着的江南水汽,让她总想起草原的干燥。三日前,她跟着丈夫李三(扬州小有名气的盐商)从盱眙迁来,嫁妆里的蒙古包被拆成木架,堆在院角 —— 李三说 “江南住瓦舍才体面”,可她总觉得青砖 walls 不如毡房暖和。

“阿姐,这花样子真好看。” 隔壁的张嫂送来绣绷,见阿勒坦正用草原的羊毛线绣狼图腾,忍不住咋舌,“只是…… 咱们这儿嫁女儿,都绣鸳鸯。” 阿勒坦摸着绣品上的狼耳,用生硬的汉语答:“狼是草原的灵,能护家。” 她从怀里掏出块奶豆腐,塞给张嫂的孙子,孩子却被她腕上的铜镯(刻着蒙古文 “吉祥”)吓哭了。

李三回来时,带着一身盐仓的咸腥味。他见阿勒坦又在摆弄马鞍(被改造成了院门口的石凳),叹道:“阿坦,别总弄这些北地物件,街坊看了会说闲话。” 阿勒坦却指着院墙上的爬山虎:“它们能爬满汉人的墙,我的马鞍为什么不能当石凳?” 李三没再劝,只是把新买的汉式珠钗插在她发间 —— 那是他用三担盐换来的,想让她看起来 “像个江南妇人”。

第七日清晨,阿勒坦提着铜壶去巷口打水,刚拐过牌坊,就被三个醉醺醺的汉子拦住。领头的是巷里的泼皮王二,腰间别着柄锈刀,是去年从溃兵手里抢的。“哟,这不是李三娶的鞑婆吗?” 王二喷着酒气,伸手就要掀她的皮袍,“听说你们草原女人不穿中衣?让爷们开开眼!”

阿勒坦猛地后退,铜壶砸在地上,水溅湿了王二的靴子。她虽自幼学过骑射,却在江南的窄巷里施展不开,只能攥紧拳头:“我是李三的妻子,你们敢无礼?” 另一个瘦猴似的汉子怪笑:“李三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卖盐的,也敢娶鞑子女人?这扬州城的地,还轮得到你们北人撒野?” 他们捡起地上的石子,砸向阿勒坦的头巾,羊毛头巾被打落在泥里。

恰好送盐的伙计路过,见此情景赶紧跑回盐仓报信。李三赶到时,正看见王二撕扯阿勒坦的衣袖,他抄起扁担就冲过去:“王二!你敢动我媳妇试试!” 王二被扁担扫中肩膀,却笑得更凶:“李三,你娶个鞑婆就是通敌!信不信我去官府告你?” 这话戳中了李三的软肋 —— 他的盐引还攥在官府手里,哪敢真惹事。

李三拉着阿勒坦去扬州府衙报案,知府周望正在审一桩偷税案,见是 “蒙古妇人被骚扰”,眉头立刻皱起来。他放下惊堂木,打量着阿勒坦的皮袍,又瞥了眼李三递上的婚书(盖着盱眙县衙的红印),慢悠悠道:“地痞骚扰,小事一桩。” 他对衙役说,“去把王二那几个泼皮叫来,杖十,罚他们赔些钱,这事就了了。”

“大人!” 李三急了,“他们不仅辱骂,还动手撕扯,怎能只杖十?” 周望捻着胡须,压低声音:“李掌柜,你娶北地女子本就惹眼,若真严惩,传出去说我扬州府偏护蒙古人,徐清叟大人的门生们又要参我一本。” 他指的是被贬福州前仍在朝中遍布眼线的徐清叟,“如今南北刚缓和,别把事闹大,对你的盐生意也没好处。”

阿勒坦听不懂这些弯弯绕,只看见周望的官帽上镶着的孔雀翎在摇晃,像极了草原上骗人的巫师羽毛。她突然开口:“官爷,在草原,谁动了我,我阿爸会打断他的腿。” 周望被她直白的话噎住,挥手道:“退下吧,三日后领赔偿便是。” 走出府衙时,阿勒坦攥着李三的手,掌心全是汗:“你们汉人的官,不护百姓吗?”

五日后,“扬州知府轻判辱蒙古妇人者” 的消息顺着运河传到虎首堡。萧虎正在军器坊查看新造的弩箭,听完张诚的回报,将弩箭狠狠砸在铁砧上:“周望当我虎首堡是摆设?” 他对帐外喊:“阿古拉!” 蒙古百户阿古拉掀帘而入,铜牌在腰间撞出脆响:“将军!”

“带五十骑兵,去扬州城外扎营。” 萧虎的声音冷得像冰,“不用进城,不用找官府,就在盐商聚居的南门外,竖起‘虎首堡巡查’的旗,贴告示 ——‘凡我族人在南朝受辱,不问缘由,必讨还’。” 他顿了顿,补充道,“别动手,别扰民,就站着,让扬州人看看,我们的人不是好欺负的。”

阿古拉领命时,周显在旁低声劝:“将军,这样会不会激化矛盾?” 萧虎冷笑:“矛盾本就存在。我若忍了,他们会觉得蒙古人可欺,以后通婚的弟兄们只会更难。这不是为阿勒坦一个人,是为所有在南边讨生活的北人立规矩。” 他看着阿古拉的骑兵消失在官道尽头,忽然道,“再备份厚礼,送史弥远府里 —— 就说‘南嫁不易,望相爷体恤’。”

史弥远收到萧虎的 “厚礼” 时,正在看扬州送来的税银账册。礼盒里没有金银,只有两匹西域的羊绒,附了张字条:“阿勒坦的铜镯,该配汉地的公道。” 老丞相捏着字条,指尖在 “公道” 二字上反复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