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暴力破解攻击算法设计(2 / 2)

实施步骤:制作 “前缀对照表”,按使用频率排序(如 000、123、456 等优先),固定前缀后,仅调整后 3 位旋钮,每小时可尝试 400 组,效率比全位调整提升 30%;

场景适配:适用于敌方推测密钥可能存在 “固定前缀”(如部队编号前 3 位)的场景,针对性降低穷举量。

4. 随机乱序穷举算法

攻击逻辑:通过摇骰子(6 颗骰子对应 6 位密钥)或抽签方式生成随机密钥组合,避免因顺序穷举耗时过长导致的任务中断;

实施步骤:准备 6 颗不同颜色的骰子(对应 6 位旋钮),每摇一次记录一组密钥,输入后观察加密结果;若连续 100 组无成功,更换骰子摇法(如单数为 0-4、双数为 5-9);

优势与局限:无需记忆尝试顺序,适合多人同时操作,但可能重复尝试已测组合,实际效率比顺序穷举低 20%。

5. 奇偶位分离穷举算法

攻击逻辑:将 6 位密钥分为奇数位(1、3、5 位)和偶数位(2、4、6 位),先固定奇数位穷举偶数位,再固定偶数位穷举奇数位,利用 “奇偶位独立加密” 的常见设计漏洞;

实施步骤:例如固定奇数位为 “1、3、5”,穷举偶数位 00-99(对应 10X30X5→、…);若未成功,调整奇数位为 “2、4、6” 重复操作;

技术依据:1973 年部分晶体管密码机存在 “奇偶位逻辑分离” 设计,该算法可针对性减少 50% 的尝试量。

二、定向字典试探类算法(6 种):基于情报的优先尝试策略

【场景重现:技术员翻阅 “敌方密码情报册”(标注 “某部常用密码:、000000、部队编号 + 年份”),将这些组合抄录在 “优先尝试清单” 上,逐一输入密码机;旁边放着 “地名缩写表”(如 “BJ” 对应 “01”“SH” 对应 “02”)。历史录音:“情报是最好的‘捷径’—— 如果能拿到敌方的密码使用习惯,根本不用穷举 100 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