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集:《苗医与现代物流配送》(2 / 2)
“湿度超过70%了!”他指着屏幕,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药要坏了!”
陈明连夜带着技术团队赶到,重新调试远程控温系统:“我们加设了备用制冷模块,就算断电也能维持六小时。”他擦着额头的汗,“通关手续也优化了,以后东南亚路线保证48小时直达。”
那天晚上,阿爸守在监控前直到凌晨,看着温度重新回落才去休息。梦里他又回到年轻时,背着药篓蹚过湍急的溪流,对岸有病人在焦急等待。
五
中秋前的订单突然激增,仓库里堆满了要发往全国各地的药包。阿妹的手机响个不停,大多是在外务工的乡亲要给家里寄药。
“广州的王婶要三贴肩颈贴,”阿妹一边记录一边念,“北京的李哥说他爸的风湿又犯了,要那种带麝香的药膏。”
阿爸在一旁配药,铜药碾子转得飞快。他忽然停下手:“给每个包裹里放一小包艾叶吧,让他们想家的时候烧点,就像在家一样。”
冷链车在月光下出发时,阿爸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车队驶远。银色的车厢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一条条银色的鱼游向远方。
六
年后的表彰大会上,阿爸被请上台发言。他手里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发言稿,却没用上。
“我年轻时,”他的声音带着山里人的质朴,“要走三天才能把药送到县城。现在,我的药能坐飞机、乘轮船,去那些我没去过的地方。”他举起一个冷链箱,“这里面装的不只是药,是我们苗家人想帮到更多人的心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阿妹看到陈明偷偷抹了把眼泪。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各地患者康复的笑脸,从冰城哈尔滨到海岛三亚,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村。
七
春雨淅沥时,阿爸的药通过新开通的冷链专线送到了西藏。收到反馈照片那天,他让阿妹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堂屋的墙上。照片里,藏族阿妈捧着药包,脸上的高原红像两朵盛开的花。
“阿爸,”阿妹指着手机上的订单,“欧洲的订单也多起来了,他们说咱们的药效果特别好。”
阿爸看着窗外的雨丝,仿佛看到那些银色的冷链箱正穿越山川湖海。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好药就该像春天的雨水,滋润到每一寸土地。”
仓库里,新到的冷链箱正在被仔细地贴上苗绣纹样的标签。年轻的工作人员哼着改编的苗歌,调子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在恒温恒湿的空间里,那些带着山野气息的药材安静地等待着,即将踏上跨越万水千山的旅程。
夜幕降临时,最后一辆冷链车缓缓驶出仓库。车头上的苗绣图案在路灯下闪着柔和的光,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将来自黔东南的温暖与希望,送往世界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