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玄锋归庙镇庑,振国还凭烈飙(2 / 2)
军民见剑心方定,胡骑闻威胆已逃。
碑前记赐朝。
玄锋归庙镇庑,振国还凭烈飙。
斩奸早遂安民意,护民方使宅盈饶。
功高贯寂寥。
君授权时明信,臣持慎处显忠昭。
剑供太庙传千古,犹镇人间邪祟嚣。
年年祭旧劳。
皇城太庙的临时理政之所,烛火彻夜未熄。谢渊捧着一本密折,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密折上 “礼部左侍郎与瓦剌使者密会,议‘岁输银十万两、割蓟州三卫’” 的字样,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刚从德胜门退守皇城,士卒伤残未愈,百姓流离未安,内奸余党竟又蠢蠢欲动,妄图以和议断送大吴根基。
“太保,秦指挥使来了。” 亲卫的通报声打断了谢渊的思绪。秦飞带着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从三品)走进来,两人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张启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文书,脸色凝重。“太保,” 秦飞躬身行礼,将文书递上,“这是张主事连夜核验的‘通好盟书’残页,是从瓦剌细作身上搜出的,上面虽无署名,却有礼部的印鉴痕迹 —— 张主事比对过,与礼部左侍郎官印的纹路一致。”
谢渊接过文书,借着烛火细看,残页上 “大吴称臣” 四字虽模糊,却仍能辨认,他的手微微发颤:“礼部左侍郎…… 身掌朝廷礼仪,竟甘为胡贼附庸,称臣纳贡,简直是辱没祖宗!” 张启补充道:“太保,文勘房还查到,户部郎中近日频繁与粮商往来,从通州仓提走粮饷三千石,却未入军饷账,反而转卖给张记粮行,得银二百两,据粮行掌柜供认,这银子‘要送与朝中大人,作通好之资’。”
“又是私扣粮饷!” 谢渊气得拍案,烛火被震得摇曳,“前有王述扣德胜门粮,今有户部郎中扣边军饷,这些蛀虫,吃的是军粮,谋的是私利,害的是国家!秦指挥使,你即刻去查户部郎中,务必拿到他私扣粮饷、通敌主和的证据;张主事,你继续核验盟书残页,找出更多与礼部左侍郎关联的痕迹!”
两人领命刚走,兵部侍郎杨武(正三品)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朝报,声音带着焦虑:“太保,您看这份朝报 —— 礼部左侍郎联合二十余名官员,上奏请‘暂许和议,以安民生’,还说‘谢太保连年征战,耗空国库,若再拒和,恐民变四起’;更有刑部左侍郎在朝堂上为他们站台,说‘主和非通敌,乃权宜之策,不可苛责’!”
谢渊接过朝报,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官员署名,心里一沉 —— 这些官员中,有的是旧党余孽,有的是贪生怕死之辈,有的甚至收了主和派的贿赂,竟联手上奏,妄图逼帝许和。“杨侍郎,” 谢渊的声音沙哑,“你去内阁见李东阳首辅,转告他,某恳请明日早朝,当庭议‘和与战’之事 —— 某要让百官看看,这些主和派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