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何其荒谬!(1 / 2)

“不,他可以是长子,但不是嫡子。”

“如果雄英还在,他连长子都不是。”

“看来你仍不明白。”

朱标的脸色愈发难看。

这个愚蠢的女人,到此刻还不懂父亲的心思吗?

她自己想死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拖累儿子吗?

“明白?臣妾要明白什么?”

吕氏一脸茫然。

“不明白也罢!等我走的那天,你就跟我一起走吧!”

朱标被那愚蠢女子的言语逗笑,随即点头应允。

吕氏闻言,只觉头脑轰鸣,一片空白!

同行?何意?

朱标之意已明,竟是欲让她陪葬!

殉葬之俗,源远流长。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殉葬之制终在明英宗朱祁镇时废止,此君临终前立此新规,倒也算善举一件。

然洪武年间,殉葬之俗依旧盛行。

非所有嫔妃皆需陪葬,唯有育有子嗣者,方可保命。

无子嗣者,皇帝崩后,唯有一死。

如太祖朱元璋驾崩,陪葬嫔妃多达四十六人,皆无子嗣之辈。

朱标若逝,吕氏若无子嗣,陪葬尚可理解。

但吕氏已为朱标诞下三子,幼子尚不足两岁!

她万未料到,朱标竟有让她陪葬之意!

朱允炆与朱允熥分别受封为王,此事迅速震动朝野,诏告天下,声势浩大。

消息如野火燎原,自应天府迅速扩散,各大藩王亦相继获悉。

一时之间,藩王们皆困惑不解。

朱允熥封王尚能理解,连长子朱允炆亦直接封王,这是何意?

太子乃朱标,未来的。

朱允炆则是未来的大明储君。

何以直接封王,令其就藩?

此等举措,实在费解。

消息亦传至汉中府。

朱松一家闻讯,皆惊愕不已。

太子朱标身体状况,老爷子心知肚明。

此时为朱允炆兄弟封王,意味着什么?

即便太子不在,老爷子亦不会从朱标之子中择继承人,而将目光投向他子!

当然,世事无绝对。

同样是藩王之选,老爷子本可再度青睐朱允炆或朱允熥。

然而此刻册封此二人,实属多余。

其背后深意,颇为引人遐想,令人不禁沉思。

尤为震惊者,当属朱松。

他深知历史走向,即便此刻种种努力皆为改写那段过往,阻朱允炆再登储君之位,乃至抹去建文帝之存在,但在朱松筹划中,成效亦不应如此之速!

毕竟,朱标尚且健在。

老爷子此举,岂不畏触怒这位太子?

不对!

老爷子对长子关爱有加,此决策断非他一人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