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拉拢基层军官(2 / 2)
此形势下,浙东集团加紧谋划,频繁与基层军官往来。
或设宴款待,或暗中馈赠。
而基层军官,有的为解当下之困,有的受惑于未来之利,渐与浙东集团靠近。
然浙东集团此举,非为国家之利、军队之兴,实乃为一己之私,妄图借军队之势,于朝堂之上争权夺利,其行径若不加以遏制,恐将危及国之根本,乱朝堂之纲纪。
常孤身处辽东,虽仍存卫所之名,然军队制度已全然更易。
辽东行募兵之制,募得之士,无需司职屯田诸事。
其要务唯在训练与战斗而已。
虽募兵之制,于财政而言压力颇巨,然辽东之地,尚可支应。
且于辽东,百姓投身行伍者,其家可得政策优惠补贴。是以辽东百姓,心皆归附,于参军之举,非但无抵触之意,反以之为荣。
今大明诸地,卫所之制行之已久,然卫所军官多世袭之职,弊端渐显。
部分世袭军官,非以军事才能膺此重任,实赖祖上荫庇而居其位。
此类军官,于兵法韬略,或一窍不通;于行军布阵,常茫然无措。
其军事素养之缺,已为军队战力之患。且诸多军官,心术不正,罔顾军纪,竟行克扣军饷之事。
军饷者,士卒之命脉,赖以养家糊口、购置军备。
而彼等中饱私囊,致使士卒生活困窘,心怀怨愤。
更有甚者,役使士兵如奴仆。
本该操练备战之卒,被迫为军官营私劳作,或修造府邸,或耕种私田。
士兵精力耗于非军事事务,训练荒废,士气低落。
长此以往,军队纪律松弛不堪。
值操练之时,或有人偷懒耍滑;当戍守之际,亦多有懈怠敷衍。
号令不行,赏罚不明,昔日严整之师,渐成散沙之众。
军队战斗力,亦随之下滑。
一旦边陲有警,或内乱突发,如此之军,恐难担保家卫国之重任。
国家设卫所、置军官,本为保境安民,然部分军官之恶行,使卫所之军弊病丛生。
此等状况若不加以整饬,非但军队堪忧,国之安危亦将受其累也。
大明卫所之制,以屯田为经济根基,军户耕战相济,保国安民。
然今时,乱象丛生,尤以权贵军官侵占军户屯田为甚。
诸般权贵军官,心怀不轨,仗恃权势,巧立名目,以各种手段,行侵占屯田之事。
或威逼利诱,使军户拱手相让;或勾结官吏,篡改田籍,强夺膏腴之地。
屯田本为军户生计所系,一朝落入权贵之手,军户顿失安身立命之本。
卫所经济,仰仗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