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撒网(2 / 2)
诗中情意绵绵,韩月略一思忖,便知定是朱允炆所写。
是夜,韩月忽觉有物飘落脚边。拾起一瞧,竟是张纸条,其上写就一首华丽情诗。韩月略一思忖,便知定是朱允炆所写。
韩月见状,不禁幽幽一叹,暗自思忖:“这朱允炆,真真如那扶不起的阿斗。平日里只知死读书,像个书呆子一般。如今竟又为女色所惑,如此行径,怕是难成大器。”
然韩月虽心有不满,却也无计可施。
她一心欲报复朱元璋,思来想去,目下借吕氏这条途径行事,算是相对可行之法。
这般情形下,也只得暂且忍耐些时日,另谋良策。
吕氏一族,虽说吕本已去,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家族积攒多年底蕴,余威尚存,势力依旧不容小觑。
白莲教与吕家齐心谋划,携手绸缪。在两家合力运作之下,诸事进展顺遂,诸多布局皆有序执行,成效初显。
太子妃亦未懈怠,从辽东调来的暗卫,已如隐匿暗处的利刃,悄然撒出,不动声色地探查吕氏的一举一动。
此事,太子妃常氏暂未告知朱标。她寻思着,待时机恰到好处,诸事皆有定论时,再将这一切告知朱标不迟。
至于那被买通、身处膳食局之人,太子妃并未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此人送来的吃食,皆妥善处置。
太子妃与朱标日常饮食,皆由辽东厨子单独重新烹制。
当下朱标事务稍缓,尚有闲暇锻炼身体。东宫属官见状,进言相劝,称吕氏不宜久被冷落,否则吕氏家族之人恐生疑窦。
属官说道:“殿下,那吕氏家族在当地根基深厚,族中子弟众多,于地方诸事皆有涉猎。其人脉广泛,无论是商贾往来,还是农耕诸事,皆能调度运作。
若殿下善加笼络,吕氏一族可为殿下臂膀,助力殿下日后诸事顺遂。
地方政令推行,若无吕氏襄助,恐生诸多阻碍;若得吕氏之援,诸事便能事半功倍,于殿下大业,实有莫大益处。”
朱标点头称知晓了,当日便移步前往吕氏居处看望。吕氏见朱标前来,顿时泪如雨下,哭得那模样,当真如梨花带雨,任谁见了,皆心生怜惜。
韩月见朱标现身,心头恨意翻涌,几欲动手。然一思及后果,终是不敢贸然行事,只能强自按捺下满腔杀意。
吕氏泪眼盈盈,楚楚可怜地望着朱标,轻声软语道:“殿下,妾已多日未能侍奉殿下左右,心中甚是挂念。今日殿下前来,妾斗胆恳请能为殿下侍寝,聊表妾对殿下的一片心意。”
朱标面露为难之色,微微皱眉说道:“本王知晓你的心意。只是近来政务缠身,千头万绪,实在是心力交瘁。诸多事务亟待处理,本王需回书房继续操劳,改日再与夫人相聚不迟。”
言罢,便匆匆离去。
次日,那吕氏禁足之令旋即被撤。吕氏整饬衣衫,便前往太子妃处请安。
韩月以贴身婢女的身份随吕氏同去。甫一到地,她便暗暗打量,竟惊觉太子妃身旁婢女各个身手不凡,皆是高手,此情形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吕氏到底出身名门大族,请安之时,言辞温婉恭顺,那一番话说得极为妥帖入耳,尽显大家风范。
太子妃常氏亦是满面和颜悦色,应对之间,礼数周全、言辞熨帖,叫吕氏丝毫挑不出半分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