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撒网(1 / 2)

大本堂诸事,皆传至朱元璋耳中。

闻知翰林学士评判诗作,朱元璋心中渐生不满。

他细品朱雄英之诗,虽文风简朴,然以农家春景寄寓民生关怀,立意新颖,不落俗套,实具别样风骨。

再看朱允炆之作,虽辞藻华丽,却多是雕琢堆砌。

朱元璋素喜质朴务实之风,见此花花文辞,心下不喜。

想那翰林学士竟偏帮朱允炆,颠倒是非,朱元璋愈发觉得其不称职,对他的不满又添几分。

大本堂课业既毕,朱雄英便被引至坤宁宫。

但见宫室之内,朱元璋与马皇后已在等候。

朱雄英趋步向前,恭敬行礼。

朱元璋面露慈爱,招手示意其近前。

不多时,膳馐罗列上桌。

三人围坐,一同用膳。

席间,马皇后不住为朱雄英布菜,关切询问其课业诸事。

朱元璋亦时而问询,朱雄英从容应答,气氛融洽非常。

膳间,朱元璋看着朱雄英,开口问道:“孙儿,今日翰林学士那般评判,未肯肯定于你,心中可曾失落?”

朱雄英轻轻摇头,答道:“皇祖父,孙儿并未失落。孙儿作诗,只为直抒胸臆,写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诗中意趣,自在心间,实无需他人肯定。”

朱元璋听后,不禁仰头哈哈大笑,朗声道:“哈哈!好!咱的大孙说得妙极!他们那点肯定,当真是屁都不是!”

马皇后一脸慈祥,轻声问道:“雄英,祖母倒是好奇,在你心中,读书究是为了何事?”

朱雄英不假思索地回道:“祖母,孙儿以为,读书旨在明理,知晓世间是非善恶之准则;亦为开智,启迪心智,增广见闻;更求究天地,探索万物运行之规律,洞察宇宙乾坤之奥秘。”

马皇后笑意盈盈,慈爱地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脑瓜,赞道:“说得好哇,咱雄英见解独到,往后定能成大器。”

在东宫吕氏寝宫之中,朱允炆正向着吕氏细细汇报功课,言语间颇为自得。

汇报之际,他目光却时不时悄悄往一旁韩月身上溜去,暗暗打量韩月的身段,神色间隐隐透着几分异样。

韩月敏锐察觉到朱允炆那炽热目光,仿若实质般落在自己身上。

然她神色如常,佯装不知,只静静站于吕氏身后,身姿端正,面上未露丝毫异样。

吕氏听闻朱允炆提及在大本堂被学士夸赞之事,面露欣慰之色,轻声夸道:“我儿勤勉好学,能得学士夸赞,实乃欣慰。往后更要用心,不可懈怠。”

至夜,韩月忽觉有物飘落脚边。

拾起一看,竟是张纸条,其上写就一首辞藻华丽之情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