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集:冶铁的革新(2 / 2)
三日后,新铁坊出了第一把犁。梁匠师让人把犁尖架在青石上,黑九爷抡起锤子砸了三下,犁尖只微微发颤,连个豁口都没出。他再看自己铺子里的旧犁,同样的力道下去,早断成两截了。
“这铁……咋就这么硬?”黑九爷摸着凉下来的犁尖,指腹能感觉到细密的纹路,不像老法子铸的铁那样坑坑洼洼。
梁匠师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炉子:“你们烧火用的是湿柴,烟大焰软;我们用的是干透的枣木炭,火硬得能熔金。火候到了,铁水里的气全跑了,自然结实。”他指着炉边的风箱,“还有这皮囊风箱,比你们的脚踏风箱鼓风足三倍,火能窜到三尺高。”
黑九爷没说话,默默数着梁匠师往炉里添炭的次数。他发现魏人添炭时总等炉火转青,不像秦人那样一有空就往炉里塞柴。收工时,他看见狗剩偷偷捡了块魏人扔掉的铁渣,揣在怀里。
三、新旧之争
消息传回老铁匠铺,几个老匠人吵翻了天。瘸腿的王铁匠啐道:“魏人那是妖法!咱老秦人的铁,是靠锤子砸出来的,不是靠石头堆出来的!”他亮出胳膊上的伤疤,“当年我爹给献公铸剑,一锤一锤砸了七七四十九天,那剑能劈断铜钱!”
黑九爷没接话。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去年秋收,邻居家的婆娘因为犁头断了,在地里哭了整整一上午。他摸出狗剩捡的铁渣,在油灯下看了又看,那渣子脆得一掰就断,倒比自家铁铺里的铁锭干净。
第二天一早,黑九爷揣了两斤新磨的粟米,蹲在新铁坊外的槐树下。梁匠师出来倒渣时,他把米袋子递过去:“俺想学制犁。”
梁匠师愣了愣,接过米袋子掂了掂:“你那徒弟,前天偷了我半袋石胆。”
黑九爷脸一热,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磨得发亮的铜佩——那是他爹当年从战场上捡的魏人战利品。“俺赔。”
梁匠师掂了掂铜佩,忽然笑了:“秦人的性子,倒像这生铁,直来直去。想学可以,得按我的规矩来:先学看火色,再学制范,最后才抡锤子。”
黑九爷跟着梁匠师学了三个月。他才知道,原来铸犁要先把泥范烧得像砖一样硬,铁水倒进时才不会炸;原来淬火的水要晒三日,去了寒气,铁才不容易裂。最让他惊奇的是,梁匠师能把五斤铁拉成三丈长的铁条,拧成麻花再敲直,铁性竟丝毫不减。